A+ A-

定性顽固派延安令还击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12-12 15:24:53

毛泽东的演讲全文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毛主席在延安发表演讲。

《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四辑封面。

  毛主席点名斥责秦启荣的倒行逆施,秦启荣被定性顽固派,遵照中央的指示,我军研究了反击作战计划,讨伐王尚志。秦启荣因此伪装老实了一段时间,但又制造了“雪野事件”“淄河事件”。山东纵队打响“太河反击战”,击溃了秦启荣和王尚志,迫使他们去了张店、博山以西。

  毛主席斥责秦启荣倒行逆施

  毛主席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点名斥责秦启荣的倒行逆施:“任何方面的横逆如果一定要来,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实行压迫,那么,共产党就必须用严正的态度对待之。这态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条原则后来成为我党坚持正义,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敢于打击和消灭一切来犯之敌的斗争口号。当记者问“华北的摩擦问题怎样”后,毛主席答:“那里的张荫梧、秦启荣,是两位磨擦专家。张荫梧在河北,秦启荣在山东,简直是无法无天,和汉奸的行为很少区别。他们打敌人的时候少,打八路军的时候多。有许多铁的证据,如像张荫梧给其部下进攻八路军的命令等,我们已送给蒋委员长了。”

  罗荣桓亲自调度 坚决消灭顽固派

  延安的中共中央与山东分局、一一五师等屡次电报往来,针对秦启荣罪行作出具体方针和指示。

  《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四辑注明“此件系从中央档案馆复制”的《1939年4月中央对山东问题之处置办法》明确提出:

  “……秦启荣形同汉奸,多次向我进攻,未能给予有效还击。如上述情形不加改变,山东创造根据地与坚持抗战是要受挫折的。

  (2)处置办法:

  A、分局搜集的秦启荣历次袭击我军材料,一面电告朱、彭转电蒋介石,要求严惩此等汉奸行为;一面公开在山东发表,并宣布秦启荣为汉奸,号召民众及友军反对。

  B、采取坚决消灭秦启荣的行动。

  ……对于一切顽固分子之无理攻击,必须以严重态度对待。对汉奸分子如秦启荣,必须坚决消灭之(有计划地取得必胜),如在政治上、组织上瓦解秦部,在军事上包围袭击解决之。”

  1940年2月1日,在延安军民讨汪(汪精卫)大会上,毛泽东发表了《相持阶段中的形势与任务》的演说,再次公开点名秦启荣,把秦启荣定性顽固派。

  遵照中央的指示,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纵队、一一五师研究了反击秦启荣的作战计划,决定讨伐王尚志,给他点颜色。

  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亲自调度,命令驻莱芜的四支队一部于鲁山北麓兵分两路,一路由南向北,一路由西向东迂回;命令驻临朐的一支队一个营由东向西迂回到燕子岭截其东退之路,这一路颇为关键,战斗一旦打响,由于王尚志刚刚从东边过来,那边有基础,东逃的可能性很大。值得一提的是,临朐的一支队即为第八支队——1939年底的马站整编,八支队作为团的编序更名山东纵队第一支队,下辖四个营,其中一营是后来击毙秦启荣的一团。

  果然,当担任主攻的第三支队在太河镇打响后,王尚志带着一个骑兵连,连夜向临朐方向逃窜,一路上不时从马上跳下来,用马鞭抽打士兵和为他挑枪支行李的民夫,声嘶力竭地大喊:“快!快!跑步前进!晚了就没命了!”

  没有战马只能步行的八路军一支队赶到燕子岭时,王尚志已经逃出了山谷。

  当王尚志如丧家之犬逃到临朐鹿皋(时为秦启荣的司令部驻地),迎头碰上从东里店回鹿皋的秦启荣,一见面他就对王尚志大骂:“你找个镜子照照,看看你这副狼狈相,简直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太有失国军的威严了!”

  骂完,秦启荣接着说:“把我的主力杨锡九旅归你指挥,你要保证,战则必胜!”

  除了王尚志,在场的大小头目第一次见到秦启荣这样的“大人物”,一个个诚惶诚恐,异口同声表示:“一定战胜,一定。”

  在秦启荣的强令下,王尚志拼凑了六七百人,他由于受到惊吓还是不敢外出,让第七梯队司令宋玉田指挥,当天下午5时去偷袭山东纵队在包庄的指挥所,不料行到中途就遭到截击,差点全军覆没。

  屡次摩擦组织反击战 潍坊子弟兵拿下太河

  秦启荣见中共武装并不是好捏的“软柿子”,老实了一段时间,还假惺惺地摆出一副愿意同中共合作抗战的样子。而八路军为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大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战力量,作了有限度的忍让,没有对秦启荣揪住不放。

  孰料,没过多久,秦启荣又开始蠢蠢欲动。8月9日,他趁我第四支队在泰来公路出击日寇之时,指挥顽军袭击驻莱芜县北部雪野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后方机关,打死打伤中共干部、战士20余人,被称为“雪野事件”。

  1939年8月中旬,秦启荣又集中4000余人围攻驻淄河流域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第四支队各一部,长达十余日,被称“淄河事件”。

  此外,秦启荣还采取伪装八路军的手段,四处大烧大杀大抢,造谣惑众,嫁祸我军。甚至派遣特务刺探军情、组织暗杀团、进行策反等,在我根据地内大搞破坏活动。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搞摩擦,一次比一次厉害,山东纵队决定在淄河流域打一场反顽战役。

  此战史称“太河反击战”。一支队担当主力,三支队一部和四支队一部打两头。一支队的第一营,这支潍坊地区的子弟兵组成的队伍,从临朐三岔店出发,直捣秦启荣、王尚志盘踞的老巢太河镇。

  经过三天行军作战,先攻下了太河镇外围的吴山崮等18个山头,虽然秦启荣一再嚎叫:“镇定!顶住!不准后退!”但顽军还是全线溃退,各自逃命。秦启荣只得返回太河负隅顽抗。等到一营攻进太河镇时,发现秦启荣带领队伍正从镇西的豹眼山逃窜,立即追上去,致其大部溃散,击毙和俘虏了400多人。

  此次反击战,拿下了太河、朱崖、峨庄,击溃了秦启荣和王尚志,迫使他们去了张店、博山以西。

  由于一支队一营营长李福泽也是昌邑人,后有人戏称“昌邑人打了昌邑人”。这可是不能混淆的,一个代表了正义,一个代表了邪恶。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