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大钊一起壮烈牺牲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9-18 10:07:00
路友于(左)、李大钊(中)、张挹兰就义前合影
路友于烈士纪念碑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遣大批宪兵军警包围东交民巷的苏联大使馆以及附近的远东银行、中东铁路办事处等,先后野蛮逮捕了李大钊、路友于等数人。4月28日,张作霖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判处李大钊、路友于等20人死刑。张作霖死后,人们才敢举行一些悼念活动,路友于的同乡和朋友为路友于开了追悼会,将其遗体移葬于西山。
军警包围苏联大使馆
逮捕中苏两国80余人
1927年4月6日清晨五六点钟,苏联大使馆附近已布满密探。很快,有制服警察一大队,约150名,宪兵一队亦有100名均全副武装,自警察厅分路直趋东交民巷,首先把守各路口,东交民巷亦不准中国人往来探望,其余集中包围苏联大使馆,包括旁邻的中东铁路办事处、俄款委员会、远东银行。所有便衣侦探一律胸系红线为记号,苏联大使馆完全被包围。
搜查队严守中东铁路办事处、俄款委员会、远东银行三处大门,大部队立即全体入内搜索。此时里面的人见有许多军警趋入,听到有人向空中放手枪数响,意似报警,令人逃走。但当时军警一入室内,便又分头搜检,使得里面的人无逃脱余地。
当经逐屋查索,逮捕了中苏两国人80余名,被捕者皆一一捆缚、编号,先后送往军警厅,交由司法处审讯。当时事出紧急,很多人欲趁机逃脱,有藏身烟囱的,也有匿避厕所的,但军警搜查很严,这些人均被捕,李大钊、路友于也在被捕者中。
除了捕人外,还搜出各种物件,有毛瑟枪30余支、手枪10余支、自动手枪10余支、炸弹10余颗。而文件中最重要的,有共产党员名册、共产党政治委员会名册等,还有中国共产党临时执政委员会方印一枚、雪耻大会圆印一枚及共产党各机关印信数枚,青天白日旗多面、万国旗多面、劳农旗帜多面、庆祝苏俄革命纪念横匾多张。此外,孙文相片、宣传印刷品及关于共产党书籍等不计其数,由968号、第4号、第1号等多辆汽车分别运至警厅。
被审讯遭到严重摧残
与李大钊同上绞刑架
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的人员被捕后,奉方决定组织特别法庭审讯,张作霖派参议何丰林任审判长,另由安国军总部司法部高等检察厅、卫戍司令部、警察厅等会派12人,主席法官颜文海、法官朱同善、傅祖舜、王振南、周启曾等,检察官杨耀曾等在警察厅审讯。在敌人监狱中、在法庭上,路友于作为要犯被审讯,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面无惧色、据理斥敌。
李大钊、路友于等被捕后,北京各界发出强烈要求释放的呼声,杨度、胡鄂公等社会知名人士也多方进行营救。4月28日,张作霖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向“法庭”下达了判处李大钊、路友于、谭祖尧、邓文辉、张挹兰等20人死刑的命令。
之后20位革命志士分乘6辆囚车,被押送至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那里早已经摆好刚从国外购进的绞刑机。但因杆(即绞架)少人多,故分批执行。第一批为李大钊、路友于等人。李大钊、路友于以及张挹兰女士,就义之前留下了一张他们的合影。
李大钊率先登上绞刑台,紧随其后的是路友于,路友于牺牲时32岁。
“友于园”内埋忠骨 陈毅发文悼念烈士
革命活动的参加者不敢公开露面,只好委托槐庐的炊事郭玉璞出面前往,他欣然同意。他找到北京一家杠房,一起到司法部后院,将路友于的遗体领了出来,又买了一口棺木装殓好,暂停放在僻静处。
为了安排路友于的丧事,李澄之、郝任夫、路谦叙、张缙、李乐三、李吉辰(后两人均为北京市党务指导委员)和郝圣符等7人组成治丧委员会。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筹建的路友于纪念碑书写了碑文。以1500元购置了原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凌文渊在西山碧云寺下的一块准备用于建别墅的土地,委托北京志成中学的教员设计了陵园草图。按照设计,陵园内修建了一座半工字形小礼堂,离堂下30米处筑有坟墓,墓上用混凝土筑成约一丈见方的碑台,台上立有一座塔形纪念碑。遗憾的是碑落成后,于右任题写的碑文找不到了,故搁置下来,成为无字碑。陵园1928年全部建成,命名为“友于园”。
1928年4月,国民党政府进行第二次北伐,国民党军进入北京,张作霖仓皇逃窜,在皇姑屯死于日寇之手。这时人们才敢举行一些悼念活动,1931年,路友于的同乡和朋友为路友于开了追悼会,将遗体移葬于西山,陶钝为追悼会写了挽联:“你牺牲了,你为革命壮烈牺牲,请到西山碧云寺问询总理,现在革命道路,何人走错?我活着啊,我是忍辱艰难活着,独对北地黄花岗痛哭英灵,将来反帝运动,有谁指挥?”
路友于殉难以后,国民党政府长期不承认他是烈士,后经丁惟汾等人的请求,才给予抚恤金。其家乡人民在诸城昌城镇和路家道口村分别建立纪念碑一座,上书“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路公友于纪念碑”。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此碑已不复存在。
1947年,陶钝与陈毅谈起路友于,陈毅问陶钝:“你和友于是同乡吧?友于是好人,是革命的,他还爱下棋呢!”1957年4月20日,陈毅到西山万安公墓瞻仰李大钊同志墓和一同殉难的烈士墓后,曾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30周年》的文章,并写了6首五言绝句,诗中倾注了他对烈士的哀悼与敬佩。
路友于在西山的坟墓因标志太简陋没被注意到,在兴建楼舍时又迁移另一地址,弄得无法辨认。1980年,他的女儿路端谊随同路友于旧友梁竹航、隋灵璧到西山寻找路友于墓址时,隋灵璧赋诗纪念:
为寻忠骨入深山,
斩棘披荆溯旧源。
幸遇老人亲指点,
鲜花捧献墓台前。
英灵化鹤高飞去,
遗教铭心忆昔年。
填海移山留善果,
神州十亿乐尧天。
本期图片由隋炜凤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参考资料:《民主革命的先驱——路友于》。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