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河道上种出“网红瓜”!“丹朱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5-28 09:41:4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昌乐县宝城街道北郝村东北角、丹河西岸,一座直径大约40米、高10米的“丹朱冢”久经沧桑,巍然屹立。村庄西南方,一个名为“丹逐园”西瓜甜瓜专业园区生机勃勃,主打的富硒西瓜、甜瓜通过电商销往各地。它们异曲同工、一脉相承——都是“丹朱文化”的落点,传递着乡村文化振兴的强音。
北郝村50多岁的村民刘和胜对“丹朱冢”有着美好回忆:“传说是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帝儿子丹朱的坟墓,小时候我们经常跑到那里玩。逢年过节,各地的人们来烧香祈愿,可壮观了。”
久经沧桑的“丹朱冢”
5月25日上午,记者在“丹朱冢”看到,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一块名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矗立在北侧,提醒人们这里是一个闪烁着历史文化光辉的地方。
史料记载,尧在位期间,各地连降大雨,丹河流域(今天的昌乐西部一带)受灾严重,洪水泛滥。尧带领儿子朱前来治理洪水。这里后来成了朱的封地,他也被人们被尊称为丹朱。丹朱去世前,嘱咐后人将其埋葬在丹河岸边,其坟墓成为“丹朱冢”,“尧与丹朱的传说”还入选潍坊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丹河流经潍坊多个县市,形成了悠久的丹河文化,在我们这一段,人们习惯称之为丹朱文化。”北郝村党支部书记、昌乐益民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孝民告诉记者,他们村处于丹河古河道上,土壤肥沃,种植西瓜、甜瓜有数十年历史。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他们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建设“丹逐园”西瓜甜瓜专业园区,吸纳瓜农成立益民瓜菜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运营程度,产品屡获大奖,把“丹朱文化”变成真金白银,实现了村强民富。
北郝村的“丹逐园”富硒瓜
为进一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丹朱文化”,近年来,益民瓜菜专业合作社将“丹逐园”注册为商标,并与专业机构合作,探索推广富硒产品生产技术,首批500亩富硒瓜上市后,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高品质,赢得一片叫好声,成为“网红瓜”。在前不久举办的昌乐西瓜大赛上,他们的富硒瓜入围“知名品牌”。
“以前光听老人们说丹朱的事,当时觉得很遥远,现在觉得离自己近了。我们的‘丹逐园’富硒瓜增产增收,耐储耐运,根本不愁卖。现在西瓜刚卖完,甜瓜又快上市了。”菜农刘孝祥高兴地对记者说。
对于村庄的未来,刘孝民有着更美好的愿景,“持续传承‘丹朱文化’,力争创建‘全国富硒瓜第一村’!”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文图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