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共赴美好!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5-22 09:49:15

党建赋能满目新

——奎文区东关街道细处着笔创新描绘基层治理新气象

白浪河畔,万物生长

三五好友共享繁花盛景

奎文门下,人头攒动

闹市街区烟火气正浓

夏日骄阳中

东关街道一幅幅干劲“满格”的

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拔节生长之声清晰可闻

  今年以来,东关街道按照奎文区“一统四化八场景”社区治理模式要求,建设“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将社区建设成“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兼具的“幸福家园”,为建设“更好的奎文”夯实基层基础。

  盛夏将至,走进东关街道深处,聆听基层治理脉动,向外引进新生力量焕发城市生机,向内通过网格触摸百姓心坎。内外交织间,铺开一张能够同步满足城市更新需要与市民幸福需求的“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网”。

 

01

“织网扎根”

澎湃民生善治动力

 

  党建赋能引领基层治理,关键在人。东关街道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织网扎根”行动,以组织引领夯实基层治理人才队伍,让人才向最深处扎根、向最末端发力。

  5月17日9时,东关街道苇湾社区“网格员”项在玲已经“绕”社区走完了一圈。“在‘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排查安全隐患、梳理矛盾纠纷、搜集居民需求等,从细微小事着手,守护居民幸福。”项在玲表示。

 

  遍布社区的小小“网格”,激活着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网格”背后有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以苇湾社区为例,社区横向建强“大党委”,吸纳潍州路小学党支部成员、社区民警等5名兼职委员,提升社区组织力;纵向成立4个小区党支部,设置8个楼栋党小组,优选确定33名党员中心户,构建一贯到底、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一横一纵间,基层治理的每一根“神经末梢”被成功激活。

  在释放人才潜力之外,东关街道将基层治理力量深挖到极致,以“数字”赋能,将“基层治理网”无限延展,澎湃社区“智慧”动能。胜利街社区创新推行“24小时延时政务服务”,市民登录“政务服务自主平台”,可实时办理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等多项业务。

  从“网格员”人才队伍建设到探索“智慧+”基层治理新模式,东关街道“兵分两路”,将网格化、信息化作为基层治理“主渠道”,澎湃民生善治动力。

 

02

“平急结合”

打造应急韧性机制

 

  走进苇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纯白色的墙体上贴满着橙、蓝、绿、黄等颜色各异的“指示牌”,每一块“指示牌”都代表着一支专业的党群服务力量。服务队、调解队、艺术团……他们汇成基层治理“擎天树”,为构建“织网扎根、平急结合”转换机制提供坚实支撑。

  平时,他们是调解人、服务队;急时,他们是冲锋队、摆渡人。这样的转换机制,将社区治理合力转化为应急处置优势,激发着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急时,“平急结合”转换机制是否能迅速发挥作用?怀揣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胜利街社区,现场观摩了其消防演练全过程。演练现场,胜利街社区将日常使用的“美好会客厅”转变为“应急指挥部”,将日常“党建指导员团队”转变为“小组指挥员”,将日常“安全巡查员团队”转变为“疏导救援人员”……各种空间、角色转换有条不紊,在有序安排下,迅速消灭了“险情”。

  “除了常态化开展各种应急演练、预设复杂化应急场景,我们还不断完善‘一楼六员’工作机制,力求做到‘平时有求必应、急时一呼百应’。”东关街道胜利街社区党委书记王瑛表示。

  这样的“平急结合”转换机制,为群众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迈出了建设“美好社区·幸福家园”的坚实一步。

 

03

“党建+楼宇”

注入城市更新活力

 

  商务楼宇是“竖起来的社区”,是创新创业人才和资金资源的集聚地。5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胜利街社区的金融街,一览前沿“蝶变”。

  半年时间,金融街摘掉了“老破小”的帽子,平均房价从每平方米4000元涨至6000元,热线投诉频率显著降低,道路、景观等外在变化更是显而易见。整条街区,从内到外,散发出一种“新生”的气息。

  “前两年,商业街存在环境脏乱差、停车难秩序乱、电梯消防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不少企业有了撤出金融街的想法。”山东金一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韩彬表示。

  如何重新焕发出其商业活力?东关街道胜利街社区专门召开了一场企业家交流座谈会,让企业代表人齐聚一堂、各抒已见。在听取企业代表人烦恼、意见的基础上,胜利街社区创新打造了“国企领办 红色物业”模式,以此激发党建引领活力,实现“蝶变新生”。

  党建赋能激发“楼宇经济”活力,更在于助力企业“扶摇直上”。点进“胜利果”抖音直播间,工作人员正在“抽丝剥茧”般逐条向观众分析企业优点,在扩充企业知名度的同时,帮助企业寻找潜在客户、优质人才。

  从经济发展维度来看,东关街道正不遗余力地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在用好“六心工作法”基础上,将党务、政务、社务、商务、法务“五务”服务引入楼宇,助推楼宇经济快速发展。

 

04

画好“同心圆”

凝聚社区治理合力

 

  不久前,在苇湾社区“马扎议事”现场,居民代表与酒店老板绕圈围坐,就圈占车位、堵塞交通等问题展开了激烈探讨。“既然他们每一方都有实际需求,那就让他们面对面、坐下来好好谈,商量出一个好对策。结果也确实很不错,他们各退一步,达成了共识。”东关街道苇湾社区党委书记马丽丽表示。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东关街道把更多力量联合起来,完善马扎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亲邻议事”机制,探索社区提案制度,引导辖区内企业、居民、志愿队伍共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共享共用组织资源、发展资源、人力资源。

  “为了让居民走出来、积极融入社区生活,我们还创新打造了医疗康湾、教育润湾等八大温馨场景,用‘美好八湾·幸福家园’品牌串联起了社区内的碎片化共享空间。”马丽丽表示。

  在此模式推行下,“社区朋友圈”中出现了自助认领服务项目清单的企业家、带领周边居民经营“副业”的手工达人、温馨养老互助的志愿团体……从繁华商圈到老旧小区,东关街道的每一个角落都闪动着群众合治身影,他们紧紧凝聚到一起,汇聚社区治理合力,分担基层治理压力。

 

畅享未来

基层治理活力激荡的东关

将更加美好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方文婷/文图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