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内部矛盾激化终决裂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12-11 10:33:46

抗战时期姚雪垠给文学青年的题词。

日寇占领初期的山东省地图(局部)

  蔡部不计前嫌加入到百尺河保卫战中,最终与百尺河镇游击队联合战胜前来袭扰的日伪军。这一仗,也是蔡部在抗战初期的高光时刻。其实,蔡部的内部矛盾在不断增长,新旧斗争日趋激烈,学生兵遭到集体缴械,被迫离开,大部分到徐州参军。这也被记录在相关史料中。

  支援百尺河之战 团结对敌终获胜

  在百尺河西岸、诸城东北部,有一个名为百尺河的镇子。台儿庄战役期间,日军一部从青岛前往临沂解救峄县被围的同伙,所走公路即经过百尺河镇。这里四周有高高的土围子,驻有100多名由土匪和民团组成的乡镇级的游击队。在诸城保卫战失败后不久,这里又发生了百尺河之战。

  日伪军袭击诸城是从百尺河镇绕道而过的。当蔡部进行诸城保卫战之时,百尺河镇这支游击队抱守“自扫门前雪”的狭隘观念,没有出兵救援蔡部。敌人打下诸城,认为百尺河镇地理位置重要,就回头来打百尺河镇,把镇子包围起来。

  这时,就是否救援百尺河游击队,蔡部发生了争论,部分军官幸灾乐祸,有的摇头晃脑地说:“哈哈!上一次他们不来救咱们,现在可轮到他们头上了!”全体学生兵和大部分官兵要求救援,有的说:“和尚不亲帽儿亲,咱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唯一敌人是日本鬼子。我们应该在行动上争取友军,利用各种机会打击敌人!”蔡司令当机立断,说道:“援助别的抗日部队是我们的义务!不准再讨论!”

  于是,蔡司令率领的救援部队自诸城南部出发,绕过诸城,踏着残雪,向着百尺河镇急速前行。乡下的几千群众也跟着部队行动,他们大多数是青旗会的会员,会首直接听令于蔡司令。

  救援部队到达百尺河镇即向敌人发动进攻。敌人害怕腹背受敌,闪开一条路。镇子里的游击队看到蔡部来援,立刻勇气倍增,准备杀个三进三出。他们一个个光着一只膀子,端着枪,高声呐喊着,从镇子里冲出来,占据了土围子外的房屋,同敌人激烈地对射。十几分钟后,又呐喊着杀回镇子里。就这样,来回冲杀了三次,才意犹未尽地和土围子外的救援部队会合到一起。

  百尺河之战后,蔡部退回到诸城南乡,瞅准机会就向占据县城的日伪军发起袭击。一次,三个农民兵棉衣领子里插着斧头,手里攥着手枪,大胆地去夺守卫城门的卫兵的枪,虽然没能成功,可把敌人吓得够呛,以至于一段时间见了靠近城门的农民都胆战心惊。

  学生兵受排挤 被迫离开蔡部

  百尺河之战是蔡部在抗战初期的高光时刻。其实,蔡部的内部矛盾在不断增长着,新旧斗争日趋激烈,终于,学生兵遭到集体缴械,被迫离开蔡部。《战地书简》对这一纷争的过程及结局,记叙颇详。

  蔡部的顽固派军官怀疑学生兵受××党(指共产党)幕后指挥,双方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行事方式等方面的冲突愈演愈烈。

  那位介绍民先队员们参加蔡部的廉团副,是一个被“我”认为部队里最懂军事的人物,在××失陷前担任城防司令,但他爱出风头,目空一切,有领袖欲。军官们普遍讨厌他,嫉妒他,排斥他,逼得他辞职,离开了部队。廉团副出走不久又回到部队,蔡司令仍然看重他,叫他协助自己指挥军队。但住了一些天,他忽然借口查夜,带着八九个弟兄跑了。顽固派军官遂捏造了学生兵和廉团副暗中勾结、准备拉走大批士兵的谣言。

  一个深夜,参谋处假传了一道命令,说敌人要来袭击,叫学生兵们集合。参谋处怕学生兵持枪进行抵抗,就等到清晨五六点钟,派来几个士兵传一道新的命令,说蔡司令要来点名,叫学生兵立刻站队。学生兵站好队之后,被逼缴械,拘禁到一座阴暗潮湿、冷得怕人的庙宇里。顽固派军官向蔡司令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是把他们全部枪毙,第二是枪毙一部分、其余的赶走,第三是全部赶走。蔡司令对这三个要求都拒绝了。他也是学生出身,而且教过书,当过校长,他爱惜这些学生兵。他赶到那座庙宇,看到被拘禁的学生兵,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他安慰了学生兵,命令把他们全部释放,继续原来的工作。但顽固派军官还在寻找新的借口。

  不久,顽固派军官以抓到一个学生兵发展一个农民兵为民先队员为借口,咬定学生兵擅自发展小组织,企图煽动士兵哗变。他们在一个当过土匪的军官的带领下,向蔡司令摊牌,把枪支都缴出来,咋呼道:“叫那班××党干吧,我们不干了!”蔡司令无奈,只好哭着把学生兵礼送出境,并且送了三百元当路费。后来,这些学生兵步行到达徐州前线,大部分参加了第五十九军,一部分散布到鲁南游击区做地方工作。

  百余同志再出发 谱写歌曲表志向

  关于蔡部内中共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及学生兵们的命运,《中共高密党史大事记(1921—1949)》载,蔡晋康率部转移到诸城后,中共高密游击支队地下工委与青岛方面以陈振麓为首的崂山游击支队以及赵志刚为首的中共诸城地下党组织相会合,组成了一支名义上属蔡晋康、实际由共产党领导的高密游击支队第四中队,分散到各民运点上开展抗日宣传。蔡部中反动势力大大超过进步力量,反动军官以学生兵在队伍中发展民先队员、图谋瓦解队伍为借口,把分布在各民运点上的第四中队分别突击包围,胁迫第四中队离开蔡部。中共地下工委组织打入蔡部的100多名同志离开诸城向徐州进发。到达徐州后,与中共中央长江局取得了联系。由党组织安排部分同志到地方工作,大部分进入部队参战。这些人就是后来受到夸赞的“一百单八将”(上世纪80年代,经一些亲历蔡部抗日活动的老干部反复核对,实际为129人)。

  另据1982年版《青岛革命史稿(征求意见稿)》载,1938年1月间,日寇在青岛登陆,并打通交通线,高密抗日游击支队(蔡部)转移到诸城。这时,青岛市委组建的崂山抗日游击队也于(1937年)腊月廿四从青岛撤出。他们分三批转移到诸城,和诸城地下党会合,加上高密抗日游击支队的同志和诸城新参加的一部分学生,总共108人。他们在向鲁东南、连云港和徐州一带长途行军中,工委书记伍志钢谱写了一首进行曲,歌词是:

  我们的队伍多么强壮,

  它有优秀的工农和学生,

  我们共有百零个同伴,

  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我们欢笑踏起一串歌声,

  歌声惊醒了天上的星星。

  我们心胸好像蓝天的彩云,

  充满抗战救亡的热情。

  到达目的地后,中共中央长江局派人给他们安排了新的任务,一部分参加了东北军五十七军(与《战地书简》所说不同),一部分去鲁西开展救亡宣传活动。

  关于那首进行曲,《战地书简》称之为《长征进行曲》,所记载的歌词与上述多有不同:

  ……

  我们排成一座铁的行列,

  永不疲倦,努力前进!

  打从城市走到荒僻的深山,

  打从××(高密)走遍鲁东南。

  我们的心胸好像灿烂的太阳,

  燃烧着保卫祖国的热情。

  我们欢笑踏起一串歌声,

  欢笑惊醒天上的星星。

  温暖甜蜜有如一个家庭,

  亲爱如同患难弟兄。

  ……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