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神秘老乡颇多关照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11-14 14:50:12

耿思文长孙耿永远晚年照片

耿思文次孙耿信远

  耿思文在烟台期间,结识了一名青州老乡,此人是伪政府秘书长。耿思文原本对这等“汉奸”深恶痛绝,但通过秘书长登门拜访时说的一句话,以及一次长达两个时辰的密切交谈,改变了耿思文的想法,但秘书长的真正身份至今仍是个谜。

  厌恶汉奸卖国 拒绝到场接风

  有一天,烟台青州同乡会会长刘福祥把耿思文约到家里,招待了吃喝后才说:“烟台日伪政府来了位秘书长,是咱们青州老乡……”耿思文一听,哼了一声说:“老乡又如何?还不是汉奸一个!”

  耿思文因为果园的事,正在气头上,又哼了一声:“青州福地呀,出大汉奸了……”

  刘福祥接着说:“我的意思是,咱们同乡会借题发挥,凑点银两,名义上是给老乡接风,实际上是打点打点……这事不能拖,这两三天之内,把事办了,你忙你的,明天我就召集老乡开会,把钱凑了,拉幅礼单,托人呈上……”

  刘福祥伸出一根手指:“我是会长,我出这些。”“这是多少?一块?”耿思文打趣道。刘福祥说:“一百!”耿思文接着也伸出了一根手指。刘福祥哈哈一笑说:“这就对了……”

  耿思文说:“对什么对,我出十块!”他这才真正生起气来,猛摇头道:“这是什么事呀,汉奸把国都卖了,咱再去贿赂汉奸。但是,看在你一番苦心的份上,明天一早我叫老四送到你府上去。”

  耿思文起身便走,回头又说:“我真想拿一块!”

  接风宴的这天,青州老乡上得了台面的15个人,到了14位,就缺耿思文一个人。

  秘书长到访 低语“我是中国人”

  这一天,耿士津记得很清楚。他回忆,他当年26岁,父亲前一天没有出席秘书长的接风宴,他有些担心,深知汉奸多是地痞流氓,一旦得罪,他们什么事也干得出来。

  耿思文平时有早起的习惯,因为前一天在果园里转了一天,有些疲累,想多躺会儿耿士津已经打开店门,收拾店面,准备接待病人。就在此时,一个戴礼帽、穿长衫、手持文明棍的中年人迎面走了过来,身后左右还跟着两个挎枪的黑衣人。

  耿士津见状,心下一惊。一个随从人员走上前说:“秘书长前来拜见耿思文先生!”

  耿士津强作镇静,拱拱手:“家父还未起床,请秘书长稍等!”

  他这才返身回到父亲的卧室,悄声说:“秘书长来了,要见你!”

  整理好装束,耿思文镇定地来到门前,不卑不亢又不失礼貌地向秘书长拱拱手:“有失远迎,有失远迎,里边请,里边请!”

  秘书长也拱拱手,摘下礼帽,鞠了深深一躬道:“能够见到耿先生,我王某三生有幸!”

  父子俩吃了一惊,耿思文马上道:“言过了,不敢当!耿某一个小医生,幸会,幸会!”

  耿思文这才将秘书长请进屋里,请他上座,但秘书长竟不坐,只站在客厅里,说道:“我王某今天公务在身,不便久留,只想告诉耿先生一句话。”

  “请讲。”

  秘书长沉默片刻,走到耿思文身边,声音很低,但字字沉重:“我——是——中——国——人!”说完,他一把握住耿思文的手说:“后会有期,后会有期!”返身匆匆离去……

  耿思文父子呆在了客厅里。

  过了不长时间,秘书长派人来请耿思文去给他看病。这次,耿思文没有迟疑,欣然前往。耿士津不放心父亲,便跟着去了。

  一处戒备森严的寓所里,耿思文看完病,秘书长按住他的肩膀:“难得先生来了,喝壶茶,叙叙乡情再走不迟。”指示耿士津和随从先走一步。

  二人聊了两个多时辰,耿士津问父亲都聊了些什么,耿思文笑而不答,又只说秘书长对耿家的两个孙子很关心,说世道大乱,年轻人应认准方向,千万别误入歧途等等。

  后来耿思文的两个孙子参加革命,是否与秘书长有关?长孙耿永远、次孙耿信远早已去世,留下的只能是一个谜。

  秘书长默默关照

  危难时善意提醒

  不久后发生了两件事,与秘书长的关照的确有关。

  一件事是药房柜上失火事件。

  柜上厨房有口大锅,蒸饭的柴禾是从果园里拉来的果树枝,堆在药店门旁的屋檐下。黎明时分,耿士津发现屋外有浓烟和火光,心想大事不好,急忙穿衣跑出来,大火已冲天而起。街坊邻里纷纷赶来救火,一辆消防车也赶来了,才把火势扑灭。好在屋是瓦屋,只是靠街的门窗烧毁,没有酿成大祸。

  伪警察署和伪保安队的人纷纷赶来,不由分说,要把失火人家的主人带走。耿士津为保护父亲,主动跟他们去了。一家人认为问明情况,人马上能回来。想不到事情并不简单。因为听说不久前有一家人家失火了,损失也不大,这家主人竟被判了一年徒刑,罚款500多元。自家失火,财产被烧了,还要坐牢,还要罚款——这就是烟台日伪政府推行的“治安强化运动”。

  果然,耿士津被带走两天了,还没回来。

  耿思文着急,果园里的亲属也来到了柜上。还是四儿媳急中生智:“您不是给秘书长看过病吗?事到如今,只有求求他了。”

  没等去找秘书长,耿士津便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回来就说:“快拿10元钱,送到保安大队去,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第二天,耿思文的二儿子耿士斌从果园里拿着20元钱来到药房柜上,交给了父亲,说是一个伪军小头目送到园里的,是归还的蜜桃和苹果钱……

  耿思文在给秘书长复诊时,秘书长说:“那天吓着令郎了吗,抢去的那水果钱还了吗?”

  耿思文只能感激地说:“有劳大驾了,我耿某感激不尽。”

  秘书长这才告诉耿思文:“虽不是大事,我这样做,是给他们个信息,以后少去惊扰耿先生!”

  果然,以后几年,不管是果园里还是药房柜上,一直安然无恙。

  第二件事至今仍扑朔迷离。

  到了1945年春夏之交,许久无音信的秘书长突然出现在耿思文面前说:“鬼子快完了,你们应该回青州,不要在烟台久留;我也要走了,是来向你告别的。”秘书长说完这话,回身便匆匆走了。此后杳无音讯。

  据说秘书长是青州东关人,如今也打听不到了。耿思文并未明白秘书长这话的用意,就没有听从,依旧在烟台,只是心中仍然疑惑。

  从秘书长的行事上看,耿士津猜测他肯定不是汉奸。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