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吃纳豆,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0-05 14:23:00
1为什么要吃纳豆?
老百姓常说年纪大了,骨头“糠”了,那什么是骨头“糠”了呢?这其实是指医学上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它的到来很容易让人忽视,腰酸背痛、身高缩短、驼背等,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来临的信号。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因为钙在人体内的储蓄过程有它的生理曲线,一般在20~30岁之间达到峰值,过了这个年龄段,体内钙的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得了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唯恐一不小心摔骨折,就只能卧床兴叹“老了,不中用了……”,至于散步、买菜、广场舞什么的就更是无缘了。
虽然骨质疏松症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我们也没必要灰心,因为它是可防可控的。通过适量运动、饮食补钙、充足日晒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缺钙和钙质流失,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当然,最让人喜欢的就是饮食补钙了,毕竟“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这都是刻在咱们骨子里的东西。而说到补钙的食物,就要提到今天的主角——纳豆。
纳豆是由黄豆通过纳豆菌发酵制成的具有营养保健效果的豆制品。纳豆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含钙量丰富,并且通过发酵产生了多种黄豆本身不具有的有益营养物质,同时将黄豆中的不溶蛋白质降解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肽类和氨基酸,提高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纳豆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的原因在于它的维生素K2含量很高,在维生素K2介导的羧化酶作用下,成骨细胞合成的骨钙素转化成具有与钙结合活性的羧基化骨钙素,使矿盐沉积其中。同时纳豆中的大豆异黄酮能防止骨中钙的溶解,和维生素K2的组合能相互协力,起到强骨的作用。此外,纳豆中有丰富的多聚谷氨酸,可以增加肠道中钙的溶解性,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2 如何挑选纳豆?
纳豆的种类比较多,按口味分为咸纳豆和淡纳豆,按加工原料分为黄纳豆、青纳豆和黑纳豆,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
黑纳豆的异黄酮、蛋白质、钾、维生素的含量远远高于黄纳豆,其中独有的花青素和黑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且口感更加醇厚。
青纳豆脂肪含量少、糖含量多,口感甘爽。
黄纳豆膳食纤维更多些,更有利于缓解便秘、调节肠道菌群等。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按照“用料量递减”原则,配料表按配料用量高低依序列出食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营养成分表说明每100g食品提供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营养素参考值%(NRV%,它是指在每单位的食物中,该营养素的含量占了每天所需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一份优秀的纳豆往往配料简单,没有香料、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营养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钠的含量相对较低。
3 如何吃纳豆?
吃纳豆第一步:食材准备起来(选一个你感兴趣的组合)。
1.纳豆50g,酱油5g,香葱10-20g,香油1-2g;
2.纳豆50g,蜂蜜10g;
3.纳豆50g,榴莲50g;
4.纳豆50g,……
吃纳豆第二步:沿一个方向搅拌纳豆。搅拌是纳豆的灵魂,随着搅动,纳豆丝越来越多,可以得到棉花糖般的口感。
吃纳豆第三步:放调料。拌纳豆最常见的调料就是酱油,将酱油和纳豆搅匀,这时纳豆和纳豆丝就会分离,豆子变得滑溜溜的。如果不太能接受纳豆的味道,可以搭配葱碎、芝麻油食用。此外,还可以撒些砂糖中和纳豆的氨臭味,或者用蜂蜜、榴莲进行调味。
纳豆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纳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及嘌呤等物质,患有痛风、高尿酸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人不宜食用,手术后及伤口未愈合的人不宜食用,心血管疾病病人在服用华法林时不宜食用。
(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王淑敏 供稿)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