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早期革命者耿梅村 所到之处皆为育人阵地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03-07 14:42:09

  刊登耿梅村党史文章的《山东党史资料》。

  耿梅村手稿

  耿梅村生活极为节俭,省下来的钱全部用来资助困难同事和学生,他多次拒绝提升工资待遇,只为把机会让给困难同志。他对工作从不计较高低,只把育人职责放在第一位。退休后,他在与心脏病的缠斗中,坚持写党史,为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全家生活简朴,拒绝提升工资

  耿梅村日常饭菜极简单,逢过节或过生日家人多炒两个菜,他都说:“太浪费了,以后不要这么排场。”平时改善生活,他最喜欢吃面饼卷水煮鸡蛋、麻汁凉面,这两样对他来说就很奢侈。

  虽说他自1954年定级到退休一直未提过工资,老伴和孩子们也都有工资,若没有大的开支,过日子还算宽裕,但他却一直让家人吃最简单、最便宜的菜,省下来的钱全资助困难的同事和学生。

  耿梅村无论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从不考虑自己和家人。耿梅村于1954年在临沂专署工作时定为行政14级工资,调到山东师范学院后,到1965年退休,工资一直没提过。这中间有几次按比例提工资的机会,他都让给了家庭困难的同志。1964年,也就是他退休的前一年,又有一次提工资的机会,名额比例还是很小,院校领导要照顾多年未提工资和家庭有困难的老同志,召开会议要老同志自己报名申请,然后由领导按实情审批。有同事劝他:“这次别再让人了,你快退休了,错过这次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可耿梅村最终还是没报名申请,他说:“共产党员不能在利益面前向上级伸手,还是让给家庭更困难的同志吧!”结果,那些自己提申请的老同志都提了工资,只有他一人没提。

  在工资这件事上,连他老伴蒋德昌也受了“连累”,蒋德昌1947年参加工作,每次提工资,院校领导和同志都指名推荐,可他不同意,先让给家庭困难的同志,就这样,直到蒋德昌离休也没提过工资,每月只拿59元。

  改进工作方案,图书馆焕新颜

  耿梅村一生从不计较工作“高低”,即便是各种原因遭降级,他都毫无怨言。他说自己的职责是育人,只要认真,在什么地方都能把事做好。每到一处,组织纪律高于一切。

  1958年底,他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岗位调到院校图书馆任馆长。这是他多年教学工作中角色的转变,离开了讲台,他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教育事业。

  刚到图书馆,他业务不熟,就虚心向馆内同志求教,经过几天熟悉情况,他发现图书污损严重,下决心先解决这个问题。他克服各种干扰,亲自到出纳台清理污损图书,并对同志们加强爱护图书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同时还到外校图书馆吸取好经验,结合本馆实际情况与全馆同志一起,制定了一套改进图书管理工作的方案。

  图书馆工作节奏并不快,所以纪律比较松,人员请假、迟到现象时有发生。耿梅村上任后,首先整顿的就是松散的纪律,每天提前上班,带头打扫卫生,整理书架。从上任到1965年退休7年的时间,他从没因家事请过一天假,从没迟到过一分钟。由于他以身作则,随意请假迟到现象很快得到遏制。

  在图书馆工作的7年里,他仍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们交朋友。他饱览群书,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推荐实用书籍。时间长了,学生想找哪方面的书,跟他一说,他很快就从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找出来。他还找出一些有关青少年传统教育和道德知识方面的书,推荐给学生们阅读。在长期的工作中,他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看好了那块让他发挥育人热情的阵地。退休后,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蹲图书馆上,学生们也都愿与他交流,他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给学生以帮助。1970年,他拿到了院校给他补发的1200元工资,他用1000元交了党费,剩下的200元拿着到了图书馆,交给了一个有困难的学生。

  退休更不得闲兼顾问写党史

  耿梅村退休后,被院校聘为山师附中顾问,他不满足于光顶个名或列席参加会议,而是什么闲事也管。

  有段时期,学生爬墙现象严重,有的学生不走正门,以越墙而过为能事,老师都没办法制止。他听说后,便拎个小马扎坐在墙外。见有学生爬墙,他便招呼着先跟学生说话,以聊天的方式讲纪律、讲校规,三天以后,再也见不到一个爬墙学生了。那些在墙外被他阻止爬墙的学生经常去找他谈心,他也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另外,他还被院校邀请帮忙做一些其他整顿工作。

  耿梅村退休期间,经常抽时间写党史,他说让青少年了解党史,是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大事。1978年夏天,他一面帮院校整顿附中,一边撰写潍县党史,因天气太热,情绪又被触动,导致心脏病复发,并伴有半身不遂的症状。经过治疗和锻炼,恢复到一气能走四五里,但手脚灵活度明显下降,手握笔就抖。医生告诉家人一定不要让他再受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更不要用脑过度。可耿梅村根本不听,说要趁自己还能拿动笔,给后人留下点史料,仍然每天坚持写一段时间的党史。他将写成的史料分别送给党史部门和报社。

  1981年,他撰写的《潍县党的创建和先烈英雄事迹》在《山东师大学报》刊出,被院校列为党性教育教材。同年他还参加了山东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并以题为《潍北早期党组织及先烈英迹纪略》的文章,刊登在《山东党史资料》1981年第二期,为党史研究提供了真实宝贵的资料。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