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021齐鲁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开班

来源:潍坊融媒   发布时间:2021-12-12 17:56:00

  近日,为进一步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丰富非遗爱好者的业余文化生活,“2021齐鲁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在十笏园非遗空间工艺美术研究所培训基地开班。本次公益活动邀请了潍坊嵌银髹漆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张国华,现场教授红木嵌银制作技巧,25名市民互相交流,分享了创作心得。

  

  潍坊嵌银髹漆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张国华手拿一件嵌银漆器,向市民讲解潍坊嵌银髹漆技艺的悠久历史。

  12月3日上午10时许,十笏园非遗空间工艺美术研究所培训基地内,潍坊嵌银髹漆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张国华正拿着一件红木嵌银作品《宝鼎》,为市民讲解制作工艺和注意事项。古朴典雅的红木上,用细细的银丝勾勒出的图案精美绝伦,令市民赞叹不已。

  讲解结束后,25名市民在张国华的指导下开始自己动手制作红木嵌银作品。大家首先在一块木料上刻画出一道道细小的波浪形条纹刻痕,然后用镊子夹取一条条银线,按照刻痕的深浅和大小,将银线依次放入。随后,使用小铁锤在银线与刻痕的重合处“叮叮当当”敲击几下,使其紧密贴合,完整地将银线嵌入到木料中。最后,使用剪刀将多余的银线剪去,工序正式完成。

  

  张国华现场指导传授市民嵌银技艺。

  

  市民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嵌银。

  “刻痕两侧,刻大了银线容易掉出来,刻小了又放不进去,真考验刀工啊。”市民李真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潍坊人,她从小就对红木嵌银的制作技艺感兴趣,很想了解这项技艺背后的制作工序,因此,培训班的消息一经推出,她第一个报了名。“这样的活动来到我们身边,既生动有趣,又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真是太精彩了。”

  

  首先在一块木料上刻画出波浪形条纹刻痕,然后用镊子将银线依次放入。

  “以后再举办这样的公益活动,我还会报名参加,向老师们取经。”活动结束时,市民韩女士意犹未尽地说。每期学员25人,让“非遗”走进大众视野

  “通过举办此次活动,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张国华介绍说,潍坊嵌银髹漆技艺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潍坊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当前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也是潍坊传统技艺中极具观赏性的文化瑰宝。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希望这项技艺能够走入更多的大众视野,让非遗活态良好地传承下去。

  

  市民专心致志地制作自己的嵌银作品。

  

  市民在台灯下小心翼翼地使用小铁锤敲击。

  据了解,“2021齐鲁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活动由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主办,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承办。采取小班授课方式,每期学员25人,目前已开展了老猫花灯、蛋雕、面塑、皮雕、烙画等公益课程。

  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更好地发挥非遗资源优势,提升非遗资源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我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文化品牌。每期15天的培训,有助于推动潍坊地区文化实业,为传统技艺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提升注入了新的血液。

责任编辑:张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