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更奋进
——昌邑市迸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13 10:37:32
走访调研,上千家企业迎来服务专员上门服务;机器隆隆,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示范区科创智谷正在蕴纳科技与人才的蝶变……盛夏时节,万木葱茏,此时的昌邑正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以来,昌邑市紧跟潍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提升标准,强力攻坚克难,狠抓工作落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贡献昌邑力量。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开拓新局面
“碳路中国”绿色发展(潍坊)大会在昌邑成功举办,近200位专家学者参会,潍坊生态环保材料与技术研究院、潍坊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零碳科技园等多个新动能项目签约落地,给昌邑经济带来绿色活力。
经济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引进新动能,也要对旧动能改造升级。
该市围子街道素有“铸造之乡”的美誉,铸造业发展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机械铸造企业更是快速集聚,成为全省重要的机械铸造业基地。但是“脏、乱、黑、粗”一直是传统铸造业抹不掉的代名词。如何使铸造业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该市规划建设了占地373.3公顷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并推出一揽子新旧动能转换激励引导政策,宁夏共享集团、浩信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园区落户项目。
“我们坚持高标准建设规划百亿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引进智能铸造产业创新(潍坊)中心、昌邑智能铸锻中心、浩信昌盛智能工厂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用优质产能替代落后产能。”围子街道党工委书记于遵刚说。现在,该市铸造企业由370多家变成44家,形成智能铸造产业集群,每年税收却由6000万元增长到1.18亿元。
昌邑市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不断用力,强化创新驱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54个项目列入潍坊市2021年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35家企业成功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29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企业数及申报数量同比增长200%,研发投入增幅居潍坊市各县市区第1位。
在加快项目建设中实现新突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于县域经济而言,这个“车头”就是项目,项目建设的快慢与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工作的成败。
去年,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揭牌招生、潍莱高铁昌邑站建成通车,高铁梦、大学梦一朝梦圆。欣喜的同时,昌邑市也在思考谋划如何将高铁、大学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充分发挥高铁促进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高效流通的优势,利用1小时到济南、2小时到北京、3小时到上海的“123极速通达”便利条件,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将高铁变为互融互通的黄金之路、改善民生的幸福之路。
同时,该市在高铁站北部投资100亿元规划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涵盖科技产业园、文化创意园、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二期、国际学校、康养中心等板块。其中,科创智谷为示范区首期项目,主体功能区包括服务中心、专家公寓、“学谷”“数谷”和“商谷”,已吸引中公教育、万国数据、汇博机器人、工信部语音及图像检测中心、金山云人工智能等大数据企业20余家,聚集孵化电商双创企业80余家,成为集人才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发展新引擎。
责任编辑:沙莎
通讯员:王鲁兵 张峰 张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