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智慧审批”助力审批服务效能提升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0 16:02:00
11月2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智慧审批”助力审批服务效能提升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杨升岩 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郭家荣 市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春勇 市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要求创新开展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审批服务由人力服务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潍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审批服务效能提升,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十个新提升”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八个聚力”均作出专门安排部署。今年以来,深入贯彻“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深化智慧审批改革,重点抓了打造“政务服务线上TOP店”、“智审速办”改革、“无证明城市建设”三项工作,着力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和便利度进一步提升。其中,“政务服务线上TOP店”入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智审速办”改革获评2024年数字政府管理创新案例。
一、聚焦降本提速,打造“政务服务线上TOP店”
开展这项工作,主要是借鉴电商网店服务模式,深化“政务+数据+邮政”融合,打造群众远程“点”、政府线上“接”、大厅及时“办”、邮政双向“送”的政务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TOP店”建成以来,上架政务服务事项3344项,累计办理业务18万余件次,审批效率较之前提速30%以上。以“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为例,现场勘验环节,原先需要至少2名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查看,如果不符合审批标准,还要督促企业整改,整改完成后由审批人员还要再次到现场实地查看,增加了企业成本和行政成本。现在,企业在“TOP店”下单“云踏勘”,审批人员接单,线上与企业视频连线、实时踏勘,勘验结果即时反馈,勘验资料自动储存,踏勘时间平均压减5个工作日;仅此一项,每年节省行政成本200余万元。
二、聚焦阳光审批,创新开展“智审速办”改革
为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我们以全流程智能审批为目标,全面推行“智审速办”改革。组织对全市1206个事项近5年办件数量、办理流程、证明材料、系统支撑等情况进行全链溯源研判,选定排队时间长、人工审核慢、自由裁量权大、办件量大的20个重点高频事项,进行智能化流程再造,同时搭建“智审速办”平台,通过数据共享、智能核验、在线填报、信息确认等手段,将20个事项的办理方式由传统的接收、受理、审核、批准、发证5个审批环节压缩为智能审批1个环节,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工干预、智能化审批。以“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为例,改革前,需到审批大厅提交申请书、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4份纸质材料,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的真伪进行人工核验;改革后,只需登录“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智能审批系统”,在线填写申请表,营业执照、身份证实现(从电子证照库)自动获取,“智审速办”平台对申报材料自动核验、自动审批、一键发证,全流程无人工干预,审批效率提升90%以上。
三、聚焦便民利民,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
近年来,为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反复提报证明材料的难题,我们深入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通过数据赋能推动证明少提交、免提交,实现“我要你证明”向“我为你证明”转变,公积金提取等25个社会化应用场景实现“无证明办事”。以“偿还住房商业贷款提取公积金”为例,原来需要借款人携带借款合同、还款明细、身份证等5项材料到政务大厅窗口办理,需先由窗口人员手动录入贷款信息、人工测算可提取额度,再由审批人员对提取额度进行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2个工作日资金才拨付到借款人银行账户。现在通过“无证明城市”建设,公安、民政、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数据实现共享共用,借款人只需通过手机公积金APP刷脸进行身份认证、授权征信查询,系统自动核验住房贷款信息,自动计算最大提取额度,公积金即时到账,不再需要群众跑到大厅办理。既提高了审批效率,更方便了群众办事。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刚才我听到,今年我们在智慧审批方面创新推出了“智审速办”新模式,请向大家介绍一下“智审速办”有关情况?
郭家荣答:今年以来,我们市审批服务局突出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聚焦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果应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运用“数据要素×”思维,创新实施“智审速办”改革,积极打造智慧审批新生态。这项改革被列入全市2024年度重点培育打造的改革典型项目,荣膺中国信息协会2024年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工作中,我们坚持先行先试、经验总结、事项拓展的工作思路,研究起草《潍坊市政务服务“智审速办”改革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研究通过,确定首批20项事项开展“智审速办”改革,我们对每项事项的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审批方式进行“颗粒化”分析,开发上线“智审速办”平台,对每一个事项进行了全流程智慧审批测试,首批事项办理实现“申报零材料、审批零人工、取证零跑腿”全流程智慧审批。“智审速办”相比传统审批模式,主要有三方面转变提升。一是身份验证从“线下核验”向“线上认证”转变,企业群众办事不再需要跑腿到现场。二是群众填写申请表单从“手动写”向“自动填”转变,不再需要填报申请材料。三是信息核验从“人工判断”向“智能比对”转变,企业群众办事的证件原件不再需要人工核验。目前,企业群众可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潍坊站点的“智审速办”专区,选择相应事项进行业务办理。也可关注“潍坊审批”公众号,选择“智审速办”模块,办理相关业务。
新派网记者:刚才,杨市长提到我市今年来大力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目前这项工作收获了哪些成果?
张春勇答: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目的就是推动更多事项“免证办”,让企业群众办事时少提交或者免提交材料。2022年启动“无证明城市”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市直部门单位的合力推动下,我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从省内“跟跑”向“领跑”跨越,在2023年省对市考核中,我市位居全省第一。为打造更多的“无证明”办事场景,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便民利企,市政府将“无证明城市”建设列入《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新办民生实事。今年以来,我们持续聚焦企业群众高频办理事项,对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清单进行动态管理,“免证办”事项增至11041个。我们持续扩容“证明直通车”,62类个人、94类企业高频证照实现即时开具,1-9月份,电子证照证明在线调用开具超过30余万次。我们持续拓展“无证明”应用场景,劳动合同订立、人员招聘、市政公用、金融服务、法律公证、医疗保障、期房贷款7个领域实现“无证明”办事。例如,潍柴、歌尔等重点企业已为20余万人开具电子劳动合同,公积金期房贷款“无证明办事”试运行,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生育保险待遇核准支付、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和变更登记等6类7项业务实现无证明办理,7.9万人享受到门诊慢特病院端备案便利。
潍坊日报记者:刚才发布相关情况时,我听到我们潍坊上线了政务服务线上Top店,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
张春勇答:近年来,我们聚焦企业群众办件过程中材料多、时限长、跑腿频和操作难等突出问题,坚持数据赋能,突出云端服务,创新搭建全程零见面的“政务服务线上 TOP店”,打造群众远程“点”、政府线上“接”、大厅及时“办”、邮政双向“送”的政务服务新模式,3344项事项实现全链条“零见面”审批,审批效率提升30%以上。该项改革也被列入国家标准委第九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云服务零见面”相较传统审批模式,实现了3方面提升。一是事前导办更智能。通过搭建“智慧审批”平台、构建“云端导办”矩阵、构建“融合共办”体系,有效解决了网上办事事项查找难、事前辅导模糊、办事途径单一等问题,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二是数据赋能更便捷。通过“云共享”,相关证照自动获取,不再需要群众提供。实施“云踏勘”,经营场所现场勘验平均压减5个工作日、提速 60%。应用“云签章”,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个人在市县两级业务实现电子印章互签互验。三是服务机制更完善。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企业群众可实时查看办件进度。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即时开展满意度回访,掌握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历史数据赋能机制,对历史办件进行智能分析,精准研判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主动推送精准定制服务。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