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8月份全市投资运行和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29 22:33:00
9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1-8月份全市投资运行和项目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1-8月份全市投资运行和项目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郭木华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
许庆丰 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
蔡雨市 发改委重点项目管理科负责人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聚焦聚力“五大比拼”“五大攻坚战”,深入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举办春、秋两季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金融赋能、手续攻坚等系列活动,重点项目建设提标提速、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
1-8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
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个、0.7个百分点
工作措施和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管理体系更具精度
1、完善机制、突出重点。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印发实施《关于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 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围绕项目策划生成、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入库纳统、竣工投产等重点阶段,优化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定事、定人、定责任、定时限,建立全流程、全阶段跟踪管理体系,助推项目落地率、开工率、纳统率、投资完成率、竣工投产率“五率齐升”。
2、分级包靠、立体推进。建立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库,构建职责明晰、分级管理、立体推进管理服务新格局。市级领导牵头包靠29个重大项目,市政协牵头推进41个重大战略产业项目,同时400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实现市直部门包靠全覆盖,各发展主体统筹推进1127个县级重点项目,逐一形成项目清单、数字台账,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动态掌握推进实况。今年全市省市县重点项目总量1527个、总投资1.28万亿元,均创历年新高。
3、精准谋划、动态管理。围绕高端装备、现代能源、数智创新等重大战略产业领域,谋划储备过10亿元项目156个。实施项目动态调整,因客观原因推进缓慢的及时调出,增补歌尔协同智能工厂等一批投资体量大、技术水平高、示范引领强的大项目、新项目。调整后,省市重点新开工项目229个,占实施类项目比重达到60%;力创科技产业园、谷雨生态康健联产等一批项目提速建设。
4、督导服务、狠抓落实。对省市县重点项目逐月调度,及时掌握建设进展。组建4个服务组,每月开展现场服务,助企纾困、破解难题。对不达月度计划的挂“黄”牌、严重滞后的挂“红”牌,台账管理、抽查通报、亮榜公示,全力营造大抓项目、比拼攻坚的浓厚氛围。1-8月份,40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2.4%,超时序进度5.7个百分点。
二、建设推进更显速度
一是多措并举抓开工开展“项目手续办理集中攻坚月”,组织各级各部门提速办理立项、环评、能评等手续,推动项目加快落地。1-8月份,全市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19.9%。举办春、秋两季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重点推进过亿元项目456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二是全力以赴抢进度实行清单式管理,细化分解投资计划、明确月度任务目标。1-8月份,152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1.1%,超时序进度4.4个百分点。其中,143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8.5%,超时序进度11.8个百分点。
三是优化服务促投产梳理潍柴雷沃高端农业装备、万盛功能性新材料等年内计划投产重点项目350个、预计新增产值800亿元以上。推动实现“验收即拿证”,为拟竣工项目提供人才招聘、生活配套、生产保障、市场开拓等全链条服务。1-8月份,全市新竣工投产项目276个、新增产值375.3亿元,其中纳入省调度范围项目新增产值全省第1。
三、服务保障更有温度
1、精准配置要素资源
开展“项目为王 金融赋能”主题活动,搭建常态化银企对接“桥梁”;系统梳理土地、资金、环境容量、能耗煤耗4张清单,会同相关部门实现要素保障应保尽保。今年以来,保障168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新增用地指标4461亩,帮助14个项目获省级能评批复,为798个项目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向266个重点项目累计发放贷款232.3亿元。
2、聚力破解堵点难点
创新实施“周调度、即时转、督导办”问题解决机制,每月5日调度梳理需市级以上层面解决问题,及时转办市直有关部门协调推进,每周调度办理情况,合力破解瓶颈制约,倒逼问题提速推进、见底清零。今年共转办各类问题35个,顺利解决24个,11个问题正全力协调推进。
3、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举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从项目谋划、申报争取、资产盘活等方面,推动市县两级项目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在全省率先推行立项核准审批新模式,审批环节压减50%,激发了民间投资活力。1-8月份,全市民间资本新立项项目同比增长23%;民间投资占比77.2%、全省第1。
四、资源争取更富力度
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性资金加码释放机遇,先后组织8轮次谋划论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性资金340亿元,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在民间资本方面,我市也精心谋划、主动推介、全力争取。我市6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重点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全省第1。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坚决贯彻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纵深推进项目大比拼、坚决打赢扩大投资攻坚战,抓实抓细3项工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一是聚力项目提速提效。强化“旗舰”项目引领,梯次推进市级领导包靠、重大战略项目,全年分别完成投资231亿元、368亿元;省市县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600亿元以上;围绕项目谋划生成,抓好重点项目招引、服务落地,确保四季度新开工过10亿元项目15个。二是抓好项目滚动接续。对新谋划的156个投资体量较大的项目,优化要素配置,推动尽快落地;提速推进秋季新开工的200个项目,确保应开尽开,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启动2025年省市重点项目申报,筛选梳理一批投资体量大、示范效应强、产出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级盘子。三是优化项目服务保障。健全完善问题解决机制,全力破解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难点堵点;全力抓好特别国债、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谋划争取,为优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拓展银企对接渠道,全年项目授信3500亿元左右;加大项目服务保障力度,力争全年竣工投产项目350个、新增产值800亿元以上。
山东商报记者:刚才郭主任介绍,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我市创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首要环节就是项目谋划生成。请问在大项目谋划生成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蔡雨答:感谢提问,在大项目谋划生成方面,我们有三项具体措施。一是强内功,激发本地企业投资活力。在项目谋划过程中,我们立足产业发展特色、区位交通优势、资源要素禀赋,围绕突破关键工艺、打通堵点断点,千方百计引导本地企业扎根潍坊、投资潍坊。我市新谋划投资过10亿元的156个项目中,本地企业新上项目达94个、占比60%。其中,动力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类项目占比78%,这些项目与我市产业结构高度契合,是本土企业“老树发新枝”的主阵地。二是精招引,依托产业链条策划生成。聚焦“9+3+N”产业链条,细化完善产业图谱,逐个产业锚定一批重点企业、明确一批重点园区、谋划一批重点项目,通过以商招商、链条招商等方式,加强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提升项目落地转化率。今年以来,全市招引投资过亿元产业项目468个;在新谋划的大项目中,过10亿元的双招双引项目达62个。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全市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多链融合”。三是优质量,推动项目谋划谋深谋实。动态更新梳理纳统项目、拟报省级重点项目、资金争取项目、竣工投产项目“四张清单”,有效支撑投资运行稳、头雁项目多、资金争取优、竣工投产强。以省级重点项目谋划为例,我市已连续4年省级重点项目数量居全省前2位。我们对照往年项目申报标准,组织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围绕项目产业政策匹配、选址合规性、投资强度、产出效能等进行联合预审查,超前介入并推动项目手续能办快办,有效提高了项目成熟度、精准度和申报成功率。
鲁网记者:资金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对重点项目建设至关重要,前面郭主任提到,今年以来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340亿元,成效显著。请问市发改委今年在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许庆丰答:感谢记者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我们有三项具体措施:一是市县一体,全力抓好资金争取。今年以来,我们抢抓国家政策性资金项目申报机遇,着眼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吃透政策精神、厘清申报要求,提前组织各发展主体、市直部门,谋划储备了一批契合度高、成熟度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并强化统筹指导、严格审核把关,切实提高申报命中率。二是部门联动,合力强化供需对接。我们会同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分行等部门,组织开展“项目为王 金融赋能”系列活动,梳理融资需求清单、强化重点项目推介,构建银企、银项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供需匹配、精准对接,以金融赋能护航项目高质量发展。152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实现融资对接全覆盖,累计向592个项目授信2882亿元、向266个重点项目累计发放贷款232.3亿元。三是多点突破,聚力拓展投融资渠道。全面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邀请知名专家,从项目类型、资本方选择等专业角度进行专题讲解,积极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滚动梳理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项目清单,我市6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向民间资本推介清单,数量全省第1。
大众网记者:刚才郭主任介绍时,强调要定期收集项目建设中需协调解决的问题。请问在项目问题解决方面的流程和措施有哪些?
郭木华答:问题解决流程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问题收集。我们建立了重点项目难点堵点问题清单,每月5日前,通过项目方主动提报、各级服务团队遍访收集、省“四进”工作组反馈等途径,广泛征集重点项目堵点难点。二是问题转办。市发改委在征求意见、分析研判基础上,逐个提出交办意见并精准推送相关部门。需协调多个部门解决的,由牵头承办部门主动限期协调解决,难以解决的提请市政府召集有关部门研究推进。需省级以上协调解决的问题,由承办部门会同有关县市区强化对上衔接、争取支持解决。三是问题跟踪。对列入清单问题持续做好跟踪调度,构建“收集—转办—推进—销号”管理闭环,确保重点项目“有需必应”。同时,我们秉持“开门办公、真情服务、换位思考、有解思维”的服务理念和“无事不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快办办好”的服务宗旨,精心打造了“更好潍坊·亲清发改会客厅”,旨在开启政企沟通新模式、搭建政企交流新平台。我们会同相关市直部门及各发展主体,“面对面”倾听意见建议,“心贴心”回应需求关切,“点对点”宣讲政策措施、实打实破解瓶颈制约,为全市企业、项目提供专业化、高效率、最优质的真情服务。截至目前,会客厅已成功举办5期,解决企业融资、项目建设等问题诉求30余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