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村村有好戏 | 一场桃花年会,村民富了“脑袋”富“口袋”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4-15 17:13:35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春天是播种的时节。最近,在昌乐县营丘镇赵家吉阿村,乡亲们除了在田地里劳作,更重要的是同心协力,筹备将在4月18日举办的姜太公文化节和桃花年会,为乡村振兴积蓄新动能。30年来,一场桃花年会从提升村庄整体文化品位和群众精气神开始,依次撬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让群众脑袋和口袋同步富裕,绘就了一幅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

赵家吉阿村桃园里盛开的桃花(资料图)

  赵家吉阿村西南,一处恬静整洁的小院见证了桃花年会的从无到有。4月13日,望着客厅里悬挂的久经沧桑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小院主人赵希栋对往事感怀不已:“1994年春天,我在镇上从事文化工作,主要唱京剧、吕剧。村前村后都是大片桃树林,我约12名文友到村里玩,大伙赏完桃花后到家里相聚,吟诗作画,吹拉弹唱,非常高兴。从此我们每年都在这时候相聚,并带动村民加入进来,逐渐形成了桃花年会。”

赵希栋(中)回顾首届桃花年会举办时的情景。

  桃花年会连年举办,让赵家吉阿村的村民耳濡目染,对诗歌、绘画等传统文化的热爱有增无减,“农民书法家”“音乐达人”等层出不穷,促进了民风村风向上。91岁的赵同祥老人酷爱书法,通过与文化爱好者切磋交流,书法造诣上了一个大台阶,成为潍坊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不但出版了个人书法作品集,而且每逢春节还会给自己和邻居书写对联;村民赵司江从门外汉起步,潜心学艺,临池不辍,如今是昌乐县书法家协会会员;村民赵延亭家的客厅和卧室里有不少书法和绘画作品,是参加桃花年会的文化工作者赠送的,“我装裱悬挂起来,在家中营造书香氛围。”他说。

文化爱好者正在进行书画创作。(资料图)

  “通过桃花年会这个媒介和平台,我们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我们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做强以黄桃为主的富民产业。”村民赵司春是昌乐县吉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据他介绍,村里种植黄桃30多年,村西就是白浪河,水质优良,灌溉条件好,90%的住户拥有桃园。受益于桃花年会,黄桃价格一直不错,吸引了各地客户上门收购。他们在做好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等工作的同时,新种植草莓、芦笋等特色农产品,优化种植结构,帮助群众拓展增收渠道。赵延亭对此很满意:“黄桃从不愁卖,收入稳定,比原先种传统作物强多了。”

桃园成为赵延亭家的重要收入来源。

  年年花相似,岁岁“会”不同。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在地方党委政府引导下,赵家吉阿村桃花年会已从一个单纯的文友会、赏花会演变成了一个宽领域的文化和经贸盛事,各类文化活动、物资交流、体育赛事等元素加入进来,使桃花会影响更大,带动作用更强。特别是今年以来,营丘镇乃至昌乐县在更高层次上审视和打造桃花年会,决定在赵家吉阿村举办第九届姜太公文化节暨第三十届桃花年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做强文旅事业,搞活节会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上一届姜太公文化节和桃花年会的场景。(资料图)

  赵家吉阿村一条南北主干道刚刚完成改造提升,平坦的道路直通村南的桃花岭,那里桃花盛开,草长莺飞,既是人们感受春天、赏花寻绿的好地方,又是桃花年会相亲会和汽车展的举办地。“4月18日,姜太公文化座谈会、人才招聘会、乒乓球比赛、文艺汇演、营丘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书画和摄影采风等一系列活动也在村里展开,好戏连台,精彩不断,大伙都充满期待!”村党支部书记赵林涛告诉记者。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文图

  通讯员 : 袁康运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