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潍坊① | 心之所向,家乡潍坊!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4-02 09:53:13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故乡,
是一个人的根基与来路。
而回家,
则是这世上最温暖的词。
那是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深情,
是每次归程的车靠近站台时的魂牵梦萦……
不管在哪里,
心之所向,永远都是家乡。
看不够,岱青海蓝家乡风景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
仲春时节,
从高空俯瞰潍坊,
如同打开一幅立体画轴:
人民广场两侧樱花竞相绽放,
微风拂过,花枝摇曳,繁花如雪,
花海与蓝天碧水、活力四射的城市
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潍州湖畔,
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银鸥,
正在湖上嬉戏,
它们时而互相追逐,
时而展翅翱翔,
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别样灵动;
白浪河入海处,
世界最高无轴摩天轮“渤海之眼”
在微醺的海风中华丽“绽放”,
色彩交织美不胜收,
展现着欣欣向荣的时尚活力。
这是一座被自然厚爱的城市,
岱青海蓝赋予其生生不息
又韵律独特的城市脉动。
上春山,逶迤磅礴壑深谷幽,
百态千姿,引人入胜。
入海蓝,潮起渤海南岸,
欢乐时尚,魅力无限。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永远是游子心中最美的图画,
那一幅幅被记忆装订成的帧,
随着车轮渐近,
越来越靓丽清晰。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家乡花开时。
最惦念的时光,藏在家乡的云里。
无论身在何方,
家乡美景总能予你力量,
陪你前行。
道不尽,齐风鲁韵家乡文脉
穿过历史厚重的曹家巷,
行走在十笏园的青砖黛瓦间,
沉浸于浪漫与宁静的时空中,
历史的沧桑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镌刻于基因中流淌。
潍坊是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中国画都、金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
是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8000年文脉悠长,
历史与现代在这里融汇传承。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
这里是齐风鲁韵的高光地带,
东夷文化、齐鲁文化在此交汇洗礼。
这里是人文积厚渊薮地,
往圣先贤在此交相辉映,
明哲雅士在此留下斐然成就。
诗画潍坊,文脉深厚。
人杰地灵,活力无限。
担起新的文化使命,
我们看见一个“郁郁乎文哉”的潍坊,
文艺精品高原广袤、高峰连绵;
我们看见一个喜乐祥和的潍坊,
人们在影院、剧场、博物馆、美术馆
尽享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我们看见一个温文尔雅的潍坊,
培育出全域文明全民有礼的新风新貌。
吃不厌,心心念念家乡风味
在光阴流转中,
有记忆和岁月的沉淀;
在青山绿水间,
有乡音和美味的思念。
潍坊物产,荟萃盈美。
潍县朝天锅、城隍庙肉火烧、鸡鸭和乐,
古城风味世代传承;
诸城烧烤、高密炉包、临朐全羊,
传统美食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美味令人陶醉。
近日,一场“全国农业大摸底”
让潍坊的“隐藏特产”再度出圈,
临朐鹅肝、安丘草莓、
青州柿饼、滨海肉苁蓉......
一个个潍坊“好品”不断擦亮着
一张张城市新名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舌尖上盘旋的是故乡的味道,
而胃里的触角
永远带着一份不忍放手的眷恋。
顺着味觉记忆,
每个游子心中都有一种特定的味道,
顺着这味道,
可以重温记忆中的美好。
炊烟袅袅,乡情愈浓。
家乡的烟火气息正重叠囤积,升腾而上,
催促着他乡的游子,快快回家。
有了这份烟火味的期待,
家乡便不远了。
天下潍坊人,共兴家乡事。
每一次念念不忘,都有声声回响,
质朴的乡情
联结起全球潍坊乡贤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于风云际会之时,立时代大潮浪尖。
让我们从春天出发,
向高质量发展飞跃,
奔赴新时代的巨变。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好久不见,欢迎回家!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鲁萍/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