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革命军凌晨进诸城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4-01-29 15:41:25
革命军占领诸城县城。
诸城知县吴埙藏匿处天主教堂。
革命军兵分三路对即墨、青州、高密发起进攻,均未成功,队伍按计划撤退至诸城。他们又组织了数百人向诸城县城进发。诸城知县吴埙召集四大家族开会商讨如何应对,开明士绅、革命者臧汉臣用一个茶壶包裹了红布作“炸弹”,威胁知县同意迎接革命军进城。1912年2月3日,革命军从东北围子门进了城。
革命军数百人入境 城内防营不战而逃
1911年冬,诸城知县吴埙授意翰林丁昌燕,招募壮丁成立防御会,丁昌燕任会长。
防御会有60名会勇,配杂枪六七支,加紧训练,日夜防守。白天,5个城门上每门有10人站岗;晚上更是戒备森严,除城门上增加岗哨以外,城墙上还派人轮班巡查,全城气氛紧张。农林学堂校长还集合师生,宣称奉县谕,师生都要在夜间轮流守城,每3小时一班。
王麟阁自诸城与王凤翥密谈后,返回青岛汇报,刘冠三等领导人重新研究,决定兵分三路发起进攻:一路由周敦恂、宋兆麟、陈献堂、隋子福等进攻即墨;一路由邓天乙、赵象阙、王长庆等率军进攻青州;一路由王麟阁、班麟书、邵麟勋、吴鸣崎、马海峤、庄秉真等率军进攻高密。
1911年冬,革命党人在青州发动独立,不料事泄,青州方面举义计划失败,赵象阙牺牲,王长庆、邓天乙等按计划,经安丘撤到诸城县城北五里堡。后高密在班麟书、邵麟勋、王麟阁等人领导下,于农历腊月初九宣布独立,近在丈岭、手握重兵的清军协统张树元听说高密独立,立即调兵遣将,前来镇压。由于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同盟会会员们又孤立无援,于是,王麟阁与班麟书等协商后决定主动放弃高密城,撤至诸城与青州方面军会合,高密独立失败。即墨独立者为敌人所阻,没能如期会齐。
1912年1月30日,王长庆、邓天乙、王麟阁、王萧九、贾次瑶等数十人,带领原清军驻胶济铁路丈岭车站的陆军哨官刘懋德反正部队数百人,臂缠白布,手持火枪和火炮,首先占领诸城城北五里堡。
2月1日,吴埙闻知革命军入境,即令驻军前往迎战。傍晚,革命军又到了城北三里庄,驻在孟昭鸿家的老宅,他们高悬白旗,宣称要来诸城独立。吴埙闻讯,命令紧关城门,严密防守。
革命军派人送信,要吴埙组织欢迎。吴埙召集城内五坊坊长商量对策,并令防御会勇全部上城墙,严阵以待。革命军的信件一封接一封,催吴埙开城门,吴埙执意不肯。驻城清兵有巡防营的一个哨,约50人左右,哨官杨子维与吴埙商量,打算出兵三里庄,击退革命军,吴埙说:“大兵还在后头,况且独立风潮遍布全国,不如暂避一下为好。”于是杨子维率兵西撤,城内防营不战而逃。
臧汉臣以“炸弹”威胁 知县和富绅被迫开城门
2月2日,臧汉臣去青岛购买军械回诸城,坐着马车进东大门,被负责防守的两个坊长拒绝,他又转到了东北围子门,负责防守的坊长李殿一、张子良与他关系不错,开门让他进了城。
臧汉臣进城后,与防御会会长丁昌燕等人取得联系,讲明形势,晓以利害。丁昌燕原来态度暧昧,后也倾向独立。
得知数百革命军已到城外,防御会亦惶恐,派王凤翥出城与革命军交涉,被留为质。2月2日晚,吴埙急忙召集县城四大家族(臧、王、刘、丁)于敬一亭密谋开会,并邀臧汉臣入城开会。会上,吴埙让富绅出谋划策。开明士绅臧少梅、王凤翥等人提出应该欢迎革命军入城,其他富绅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争论不下之时,臧汉臣提着“炸弹”(他提前将茶壶嘴和把砸去,用红绸子包起茶壶肚,看上去像炸弹),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谁要是阻挡诸城独立,不叫革命军进城,今天咱们一块尝尝‘炸弹’的厉害!”说话间作投掷状。吴埙和顽固派富绅吓得面如土色,被迫一致表示欢迎革命军进城。臧汉臣又说:“欢迎就弄白布做旗。”因时间紧迫,来不及准备白布,就裁了些白被单代替。
恐吓起了作用。晚11时,臧汉臣偕革命军代表三人入城开会。
由于臧汉臣、臧少梅和王凤翥等人从中活动,使守城清兵开往五里堡的计划被打破。与此同时,革命党人臧文山、王竹刨、刘伯泉、刘仲永、王心葵、刘鸿文、钟孝先、吕正斋等在城内联合壮丁密谋响应。县农林学堂的学生在校内组织学生团准备欢迎革命军的到来。
2月3日凌晨1时,在一些开明人士的欢迎下,王长庆率领革命军从东北围子门进了城。胆战心惊的吴埙见势不利,趁革命军尚未进城之机,和把总金洪奎等人匿居天主教堂。天主教堂是德国人办的,与清政府狼狈为奸,此时该处成了吴埙等人的避难所。巡防营也退驻城西北17余公里的程戈庄。
◎相关链接
孟昭鸿
孟昭鸿,字方陆,1883年生于诸城城里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中年更字方儒,又自署放庐,1947年病逝于青岛。
孟昭鸿目睹清末朝廷之腐败和百姓之苦难,忧心如焚。武昌起义后,积极参与诸城独立,与诸革命党人一起成立了军政府和民政府,任县临时议会议员。五四运动时,对县城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极表同情和赞扬。宣统末年,与兄孟昭云创办了孟氏私立敬业小学,重视爱国教育。1930年,诸城发生了一场长达半年之久的围城战争,孟昭鸿适在城内,对这场新军阀混战深恶痛绝,亲笔撰写了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围城日记》和《围城纪事诗》。
孟昭鸿毕生酷爱艺术,尤嗜金石书法,精汉隶,善治印,工诗文,收藏甚丰,集有《放庐印存》一册,著有《放庐诗集》二卷,集编了《汉印文字类纂》和《汉印分韵》各一部,并已出版问世,受到研究篆刻人士的重视。1936年他曾参与编修《诸城民国县志》,稿已草成,不幸日寇侵占诸城时被毁,诚为一大憾事。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