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多方串联组织革命武装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4-01-29 15:39:49

  

  钟孝先

  山东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奋起响应武昌起义,刘冠三率领部分骨干联合其他同盟会员组织武装,准备筹划鲁东地区胶济铁路沿线高密、诸城、即墨、青州的独立活动,其中以诸城作为根据地。革命者在诸城多方联络,秘密成立歃血团,做独立前的舆论、组织和物资准备。

  响应武昌起义 谋划四县独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来,各省相继响应。山东革命党人迅速行动起来,要在山东发起革命,宣布独立。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军政府也传檄山东,要求山东人民“速举义旗,右我鄂军。西发临清,扼南北之咽喉;北出渤海,唐沽之险隘。直捣巢穴,复汉宫之威仪,建共和之民国”。

  山东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奋起响应,革命火焰迅速在齐鲁大地燃烧起来。盛传清政府正准备以山东土地作抵押向德国借款3000万元,山东统治当局也准备向德国借款300万元。对此,山东各界无比愤慨,反清爱国情绪越发高涨。于是,山东革命党人决定抓住这一时机,立即发起运动。

  胶东地区有两支相互影响的革命力量,一支分布在以诸城为中心的青州、高密、即墨等胶济铁路沿线县城;一支分布在以烟台为中心的蓬莱、黄县、文登、荣成等海滨县市。山东巡抚孙宝琦迫于形势,亦宣布独立,在青岛设置保安会,监督山东政府。山东虽然宣布独立,但革命党人认为孙宝琦“官僚不可恃也”。而山东独立仅十多天,袁世凯便派张广建、吴炳湘到济南胁迫孙宝琦宣布取消独立。

  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党人不得不另谋他途。刘冠三被孙中山委以领导山东革命的重任。刘冠三率领部分骨干同志潜往青岛,联合其他同盟会会员王麟阁、班麟书、邓天乙等组织武装,组建了同盟会青岛机关部,并被推举为山东临时大都督,策划组织武装斗争。

  革命党人分析了山东的斗争形势,坚定选择武装起义,制订了集中力量攻其一点的策略,筹资购械,联络千余人,周密策划鲁东地区胶济铁路沿线高密、诸城、即墨、青州的独立活动。同盟会会员早就在以上四个县开展了一些革命活动,因此举行起义的条件较好。

  选定诸城为根据地 加强联系互通情报

  负责四县独立活动的王麟阁提出:诸城依山傍水,攻守兼宜,可先攻下作为革命根据地。高密、青州情况较熟,交通方便,攻破后易与各地联系,但敌人容易集中兵力进行反扑,若失败即可退守诸城。邓天乙、班麟书、赵象阙等同盟会会员一致同意,决定由王麟阁先去诸城,与在当地有威望的同盟会会员王凤翥(又名王景檀)等协商,取得地方上的支持。

  王麟阁立即赶往诸城,约同县立农林学堂学生臧文山,在城里太古园(一臧姓人家的堂号)会见曾任京议员的王凤翥。王凤翥虽不同意诸城首先起义,但此行双方就发展同盟会会员、酝酿起义等事项进行了秘密交谈,也促进了诸城独立工作的开展。

  同时,各地同盟会会员从各渠道加强联系,互通情报。河北同盟会员商震自挑行李来诸城与同盟会会员联系,住在会员臧迪卿及臧少梅家,后又到小仁和村钟孝先家。钟孝先不惜卖掉一匹马给商震作路费,支持他到各地活动。

  城西臧家庄臧济臣在同治十年(1871)任翰林院侍讲,曾任湖北提学使,后被革职,回乡联络革命党人密谋反清。

  成立歃血团 做独立前各项准备

  王麟阁、邵麟勋、王以成等外地同盟会会员来诸城串联多次,同时在诸城同盟会会员的策动下,革命党人决定成立歃血团,作为诸城独立的中坚力量。歃血团以农林学堂学生为主,吸收县立高等小学和东武公学的部分学生。其中,革命党人王心源的儿子王秀南也参加了歃血团。王秀南虽曾被捕入狱,但其革命热情未减,他把自己的家作为秘密联络点,常与革命党人聚会。

  筹备工作就绪后,在1911年农历十月底的一个深夜,革命党人在农林学堂一间教室里秘密举行歃血团成立仪式,并宣读誓词,誓词大意是为反清救国,大家同心戮力,推翻清廷,救我中国,凡参加者定同生死,共患难,决不反悔变节。众人歃血为盟,以示决心。参加歃血团的共19人:臧文山、徐士元、徐次青、徐培阶、王秀南、王墨田、王香谷、王次中、王荐秋、杨占奎、李霖、李珂臣、李恭臣、孙献臣、涂彝侍、涂彝俸、臧律均、臧文珊、王文卿。他们将写有誓词的盟书埋在火神庙后的墙基内。

  歃血团又叫“敢死队”,由隋理堂、臧著信、王凤翥任团长,建团后与青岛保安会联合,与革命党人和开明士绅配合。臧少梅去青岛购买德国枪支,从高密请技师张建祥制作炸弹,做独立前的舆论、组织和物资准备。

  ◎相关链接

  钟孝先

  钟孝先,名承曾,字孝先,以字行,别号笑仙,1889年11月出生于诸城小仁和村一个地主家庭。他幼年就读于家塾,因聪颖勤奋,加之祖父和父亲又是举人,故熟读经书,知识渊博。

  1905年,钟孝先东渡日本,经日照人丁惟汾介绍,在东京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是诸城最早的同盟会会员。在入盟仪式上,孙中山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同盟会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个。”在东京,他跟随徐镜心、丁惟汾等参加革命活动,仅一年左右时间,就从留日中国学生中发展同盟会员400多人。后回国在刘冠三创办的山左公学讲学,极力宣传革命思想。山左公学被清廷查封后的第二年,刘冠三、陈干等人于青岛成立震旦公学,作为山东革命党人的活动机关,他亦参与其内,并负责筹募款项,联合党员。

  在诸城,钟孝先多次与诸城同盟会会员密谋进行革命活动。诸城独立失败后,钟孝先匿居在城北隋家官庄隋理堂家中。

  1916年,钟孝先跟随吴大洲、薄子明参加了周村反袁独立。此后直至1933年间,他历任国民党察哈尔省财政厅长、北平市私立山东中学高级普通科国文教员、山东省教育厅秘书等职。从1934年起任山东大学图书馆馆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大学迁往四川,钟孝先又担任国史馆秘书长。他派儿子钟方贞去上海参加抗日。孙中山逝世后,钟孝先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非常不满,不愿过问政治,经常同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章太炎、郭沫若等进步人士接触,研究学术,谈论国事。

  1945年抗战胜利,钟孝先随国民党政府去南京,仍出任国史馆秘书长。1958年9月病逝。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