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放弃逃生秋瑾被捕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4-01-15 17:13:00

  

  秋瑾

  李钟岳画像。殷国庆 绘

  秋瑾在日本所购佩刀。(现藏绍兴秋瑾故居史迹陈列室)

  从徐锡麟行囊中抄出的一首词,暴露了秋瑾谋划起义的决心和事实。贵福令李钟岳调集县衙兵力,配合抓捕秋瑾。而李钟岳闻知秋瑾在大通学堂,大惊,遂使用拖延战术,将抵达山阴的清兵以“先用饭”等理由稳住,尽力给秋瑾最后走脱的机会,秋瑾却依然不走。一场悲剧无可避免。

  为秋瑾竭力辩解 看诗词方知实情

  李钟岳那天到大通学堂一趟,了解到秋瑾去了上海,心中稍安。回署后稍作盘算,去绍兴府谒见贵福,声称经侦查,大通学堂教习督办一干人等并无越轨行为。另外,大通督办目前去了外地,故建议杭州方面考虑中止派兵……

  贵福面露不悦,不等他讲完,从案卷里抽出几张纸,递给李钟岳:“你不要为她辩护了,看看这个东西!”——是署名秋瑾的一首词《金缕曲》:

  凄唱阳关叠,最伤心愁城风雨,禹陵柳色。正喜斋中酬酌事,同凭阑干伫月,更订了同心盟牒。笑从龙山联袂处,问天涯共印几多迹?几时料,匆匆别。

  青衫洒渍凝红血,算者番离情恨绪,重重堆积。月满西楼谁解我?只有箫声咽噎;恐梦里山河犹隔,事到无聊频转念,悔当初何苦与君识,万种情,一支笔!

  李钟岳读罢,不以为然,秋瑾一生写诗词甚多,如果要以诗词定罪,估计还能找出很多。贵福却说:这是徐锡麟被杀后,在他的行囊中抄检到的。总督端方读后以为,这是二人共谋勾结的一个佐证。如这句“正喜斋中酬酌事,同凭阑干伫月,更订了同心盟牒”。

  贵福已不耐烦,明确说他早已派人暗中盯着秋瑾,发现她没有去外地。令李钟岳回署调集齐备山阴县衙兵弁,准备配合抚标新军三营,一举拿下大通学堂的所有革命党,自然给他报记功劳。捉拿到秋瑾等要犯,富贵将亲自审理。

  李钟岳暗暗吃惊,回到县衙思忖良久,打算以拖延之法为秋瑾留下最后的逃生机会。

  借故拖延遭斥责 知县鸣枪发警报

  上午巳时,张曾扬派来的抚标三营在一名管带、三名游击统领下抵达了山阴。李钟岳有些热情过度地把几位让进县衙,又是吩咐烧水,又是泡茶。并一再声称,本地乡绅感恩兵士鞍马劳顿之辛苦,略备下了饭菜,敬请用了午饭再行动。

  午饭用过了,李钟岳又称自己的兵弁还没到齐,继续让他们等待。贵福得知兵马到了,但直至午后还按兵不动,迟迟不去包围大通学堂抓捕秋瑾,大光其火。

  他将李钟岳传至府署,把浙江巡抚张曾扬的复电命令出示于他,恼怒地说:“受尔影响,本府向张中丞请示,立马就挨了骂!中丞呵斥我等,说派去兵队,是为了拿匪之用,绝不是为你们的府县看家护院的!告诫我等,勿再种种畏葸,办理乖方……倘若因循误事,非我所能宽贷也!我现在宣布府完命令,限汝立即率兵前往,将该校师生,悉数击毙。否则我即电告汝与该校通同谋逆,汝自打算可也!”

  李钟岳无奈,只好带着抚标新军三营赶往大通学堂。

  时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农历六月初四下午4时。

  李钟岳引领队伍刚过大通东面鲤鱼桥,看到路上有人围观,突然拔枪,朝天“砰砰”放了两枪,嘴里喊着:“让开!让开!”

  三营管带听到后大喊:“李大人,不要开枪!免得走了嫌犯!”

  秋瑾师生殊死一搏

  知县竭力保其性命

  大通学堂的秋瑾和学生都听到了枪声。很快,军队来到了学堂门前。

  根据事先“若有兵来,即时起义”的商定,秋瑾在此时猛地一拍桌子,“整理队伍,执戈持刀,准备迎敌!”

  学堂门口聚集了连老师加学生10余名,手里都拿着枪,但是畏惧敌众我寡,并没有人先开枪。

  此时,李钟岳却深恐军队乱开枪打死学生,喝令轿夫快步抬他到最前面予以阻挡。他边前行边探出头招呼:“只可逮捕,不许伤害!”

  后面的军士见知县的轿子插到了前面,只得朝天鸣枪。

  李钟岳见学堂校门紧闭,便在轿内大声向里面喊话:“本县在此,只是查抄起义乱党分子,大家放心,无须开枪。”

  但是,他的喊话没起作用。里面的秋瑾指挥师生,守住前门,下令对准清兵还击。于是就有学生从门洞里往外放枪,有两个清兵倒了下去,别的清兵不敢向前。标兵管带见状大喊:“山阴知县,你靠一边!”一边喊着,一边在后面挥刀督促士兵攻门。

  于是,几个清兵从后面找来一根木头,狠命地向大门撞去。仅仅用了两下,大门就被撞开了。后面的清兵一拥而入,他们不等标统下令,便噼里啪啦放起枪来,几个学生应声倒下。另外几个学生见势不妙,急忙往后退去。没来得及退回去的,就在盛德堂前的空地上扭打起来。教官程毅被枪弹打中了胳膊,倒在地上,一群清兵蜂拥而上,将其缚住。

  李钟岳在大门口时就听到里面有秋瑾的声音,他怕伤及她,连着大声喝令兵士只许捕人,不许开枪,尤其不得射击女子。

  此时,秋瑾正穿着长袍,立在屋脊上,她听到了李钟岳的喊话,便脱下了长袍。军士见是女子,不复射击。

  这时,四五个清兵围拢过来。秋瑾向周围一看,学生大都已被擒住。于是,很坦然地将手枪往地上一扔,从屋脊上跳了下来。

  见清兵就要上去逮她,秋瑾忽然一转身,大喊一声:“别过来!”几个清兵又都愣住不敢动了。

  管带快速过来,大声命令:“她就是主犯!还愣着干什么?赶快把她拿下!”清兵才一拥而上,把秋瑾胳膊反绑起来,推着就往外走。

  抱定了以死唤醒民众的秋瑾,一再放弃了李钟岳为他创造的逃生机会被捕了。

  本期图片由张漱耳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参考资料:《六六私乘》《六月六日与李钟岳》《秋瑾殉难记》《乱世清流》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