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密晤策划两省起义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4-01-15 17:07:00

  

  光复会骨干。前排左陶成章,前排右徐锡麟。时秋瑾尚在日本留学。

  徐锡麟

  上任不久,李钟岳下乡抓春耕,不料回到县城来大通找秋瑾,却不知其去向,顿生疑虑。他分别去秋瑾、徐锡麟府上拜会,打探情况,一无所获。原来,秋瑾他们以办新学为名,密谋在浙江、安徽起义反抗没落的清廷。而秋瑾此次“失踪”,实为到安庆见徐锡麟。

  大通紧闭大门

  秋瑾不知去向

  几天后,李钟岳让县丞、主薄等代他处理日常事务,自己带着几个仆从,去了几个相对地广人稀的乡村,专去协商加大开垦闲置地,推广春季农作物种植。

  这是他来山阴后的第一次下乡,所以在下面待的时间也比较长。直到临近端午节了,他才结束行程,回到山阴县衙。

  在县衙埋头忙了三天事务,便复归日常。最后一天下午,他去大通学堂看望秋瑾。

  很意外,来到后,发现大通校门紧紧关闭。门口坐着一个挺胸凸肚的值班人员,面对李钟岳的问询,说了句“督办不在”,再不言语。也不许任何人进入,李钟岳恹恹而回。

  翌日又去,仍被阻挡在外。李钟岳记起,秋瑾说过有个叫程毅的老师,教体育。于是就在门口喊:“程毅老师!程毅老师在吗?”

  程毅还真听到了喊声,跑出来一看,原来是山阴李知县,就过来打了个招呼。

  从程毅嘴里得知,这一阵子,因为秋瑾离开了学校,走前特别叮嘱,暂时实行封闭管理,外界事宜一律不应,全部等她回来处理。李钟岳离开大通学堂,半路上,忽然后悔该问问秋瑾去了哪儿。于是回头,看到大通又把大门关上了。

  李钟岳疑窦顿生,干脆直接去了南城秋家。秋瑾小弟秋章祥出来迎他,说秋瑾确实既不在校也不在家。李钟岳问他,这些天秋瑾去了哪儿?

  秋章祥上下打量着李钟岳,没有马上回答。李钟岳见状向他说明:“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就在一个半月前,本官曾经来府上私访,与你姐午后长谈到傍晚。”

  秋章祥又仔细看了看他,还是摇摇头:“这些日子,经常有人来找我大姊,我哪记得?再说她的事,从来都不让我们参与,家里也从不过问。”

  往回走的路上,李钟岳陷于疑惑中。“新式、开放,应该是该学堂的重要特性。可是为什么开学后对外人如此戒备?”

  拜会徐乡绅

  侧面再识人

  李钟岳觉得初来乍到,很多情况要掌握起来,还是要多调查探访。为了深入了解大通学堂,第二天,他前去拜访徐锡麟的父亲、著名乡绅徐凤鸣。

  李钟岳乘轿往东浦镇。东浦在山阴县城西边,约7.5公里远。闻得新任知县造访,徐凤鸣率家眷来到大门口迎接。互相施礼后,李钟岳进入徐府客厅,说明了来意。

  徐凤鸣谈起长子,连连摇头。

  李钟岳见他似乎难以启齿,便主动将已知的,诸如听到徐锡麟自小毁坏器物,少年进深山当小和尚的事情先说了,而且他是笑着说的,透露着极易察觉的喜爱。

  这让徐凤鸣放松下来。他连骂儿子是“逆种”“不成大器”,接着便讲出了许多令他气恼不过的事情。

  徐凤鸣承认,那些坊间故事有一定真实性。当年徐锡麟钻到深山一去无踪,家里费了好大力气将其找回,严加约束他读书,谁知他肯用功的不是四书五经的功课,而是痴迷天文,常常半夜爬起来“夜观星象”,乐此不疲;徐凤鸣还告诉他,儿子成年后娶了妻,因婚后数年不育,他欲为其另娶一房,却被坚决拒绝。逼急了,小两口干脆搬到外面去吃住了。

  李钟岳在造访徐府时,曾就外界传闻的徐锡麟与秋瑾私情一事问徐父,被徐父否定,说儿子与儿媳关系很好,与秋女士没有男女私情。

  筹划两省起义

  分头付诸实施

  李钟岳在东浦访问的时候,秋瑾已在返绍兴的途中,原来,这几天她去了安庆见徐锡麟。徐锡麟时任安庆巡警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他亲自接站,两人回寓所密谈。

  徐锡麟非常重视这次谈话,安排安徽巡警学堂的凌孔璋等四名学生门外放哨。来到里间,一坐下来,秋瑾就先问门口学生可靠与否,并示意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小点声。

  徐锡麟告诉她,门口站岗的都是起义骨干,没问题。再说皆是北方籍人,听不懂绍兴话。

  两人放心地用绍兴方言秘密会商到深夜。徐锡麟亲送秋瑾去房间休息。第二天,两人继续密商。最终约定,浙江和安徽将共同组织光复军起义,互为声援,最后合打南京。

  起义日期初定为农历五月廿六(7月6日)。

  秋瑾走后,徐锡麟在筹划布置过程中,觉得五月廿六过于仓促,准备不充分,决定推后两天,比浙江起义晚两天进行。

  为此,他以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的身份,向上峰递交报告,拟在五月廿八这天举行巡警学堂毕业典礼。徐锡麟原本打算的是,届时安徽省文武大员都会出席,可以在毕业典礼上一举将他们杀掉,从而使得安庆群龙无首,由起义军占领和控制。

  徐锡麟当初打入官场是花了巨资的,钱是会党中人、富商许仲卿捐赠的,一捐就是五万银元,让徐锡麟、陶成章等四人分别买到了知府、同知等职位。他们当官不为敛财不为贪,为的是对清廷发动惊天一击。

  徐锡麟在会办岗位上卖力经营校务,以图安徽巡抚恩铭的信任、提拔,好实现自己的革命大事。恩铭对他也是毫不怀疑,还很欣赏他的办学成绩,予以培养重用,令其担任安庆巡警学堂要职。

  安庆巡警学堂又称警官学堂,在安庆城内东北角百花亭,是清廷令各省办巡警学堂时创办,专门培训巡警骨干的场所。学员分甲、乙两班,每班200人,参加训练的学员,每人都发九响毛瑟枪一支,毕业后大都分配到全省各地充当警官。

  这个职务令徐锡麟欣喜。负责这个学堂,一来不愁没机会接触恩铭这个皖省头号大员;二来学堂的学生都是带枪的,教育好了,就会成为起义的力量。因此,他一边严格训练学生,一边向学生灌输革命道理,同时还四方联络,带着学生骨干出集贤关,游览龙珠山、观音阁,暗中观察地形,绘制军事地图。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