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为追求光明重返根据地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11-06 09:33:00

  

  沈鸿烈

  肖华

  1944年,张步云公开投降日寇。无奈之下,王麟阁带着儿女乘夜离开班岗去了根据地。为巩固根据地,省军区派王麟阁与马保衡一起组建诸城、高密、安丘三县办事处。王麟阁利用自身影响,促成了王子春部两个营、安丘吕孝先部一个中队及其他零散武装反正,参加了八路军。

  张步云退守诸城 王麟阁乘机再劝

  国民党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率51军和57军的4个团,向张步云驻地叩官庄一带发起猛攻,张步云险胜,但怕于学忠报复,无法在叩官庄立足,便率部退到诸城北部石桥子都吉台一带。王麟阁乘机再次奉劝张步云投靠八路军联合抗日,但张步云仍执迷不悟,一意孤行。

  恰在这时,张步云收到沈鸿烈给他的密电,要他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曲线救国”的指令。也是为了保全实力,防止国民党军与日伪的两面夹击,张步云随即公开投降日寇。

  当他的队伍开到高密车站接受日军整编时,日寇却想借此机会消灭他。张步云确实狡猾,那天只派来一个营的兵力,象征性地在高密车站一站,立马开了回去。日寇见时机不成熟,也没下手,只好由他而去。张步云这次投降日寇后,其部被编为“山东建国军暂编第一军”(隶属吴化文部)。

  张步云被日寇整编后,趁于学忠51军和57军移防之机,率部与我八路军争抢于学忠留下的地盘,并重返叩家庄驻防。其中,副军长靳子栋曾是王麟阁推荐给张步云的,毕业于保定军校,曾在冯玉祥部当过旅长,他思想正统,治军有方,为帮助张步云整顿军队费过不少心血,但最后徒劳无功。

  据说靳子栋离开张部后,王麟阁又把关镛推荐给张步云,但张步云的倒行逆施使王麟阁和关镛心灰意冷。此后,张步云提出“宁投日,不降共”的反动口号,坚决与人民为敌。他在日军的支持和唆使下,不断向八路军根据地进攻,奸淫烧杀,无所不为。

  成立三县办事处 巩固根据地作贡献

  张步云投敌后,黎玉派人接王麟阁回根据地。但王麟阁全家都住在张步云的防区内,公开走十分困难。张步云听到风声,便寻找借口,将王麟阁的大女婿软禁起来,作为人质,同时对其全家进行秘密监视。

  1944年2月的一天,王麟阁带着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乘夜摆脱监视,先行离开班岗去了根据地。

  王麟阁在五莲县洪家茔子见到了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肖华。此时,日寇仍然在垂死挣扎。为巩固根据地,省军区派王麟阁与马保衡一起组建诸城、高密、安丘三县办事处,王麟阁任主任,马保衡任党委书记。办事处的主要任务,一是争取地方杂牌军队反正抗日;二是负责处理三县地方党政事务。其间,王麟阁不辱使命,利用自身影响,促成了王子春部两个营、安丘吕孝先部一个中队及其他零散武装反正,参加了八路军。

  王麟阁对这些部队武装进行整编后,组成一支由他率领的武工队,向三县边界的日伪军展开斗争,为扩大、巩固三县边界的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受王麟阁影响 曾与日寇交战

  不过,张步云受王麟阁的影响,也曾与日寇多次交战,并且与胶县的姜黎川、诸城的张希贤和蔡晋康等抗日游击队结成暂时的同盟,枪口一致对外。1945年,在一次攻打日寇据点时,逃走了一个日本兵,这名日本兵去潍县报告了情况,后被驻坊子和潍县的日寇派五六百日本兵前来援助。这件事发生不久,日寇又纠集大队人马,包围了潍河两岸大双庙等十余个村庄进行报复,“北戈庄惨案”就发生在此时。

  事后,张步云率部逃到诸城东南山区。第二次跟鬼子开战是伏击战,高密南部的马旺村和诸城百尺河一带,有一辆鬼子卡车经过,车上载有8个日本兵,被张步云部和其他游击队伏击。战事结束后,两个日本兵被张部活捉,在押至去昌城的途中,日本兵嘴里叽哩哇啦乱叫,拒不服从管理,态度骄横极恶,气焰十分嚣张。张步云一看,对着两个小鬼子随口骂了一句:“都当俘虏了还这么蛮横。”走到半路上,张步云下令在路边找个地方挖深坑,把两个鬼子活埋了。事后,张步云还受到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的嘉奖。

  但是张步云匪性难改,一方面在其辖区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另一方面,加快了对莒(县)日(照)鲁东南地区的骚扰破坏,并且攻打李永平部,排挤张希贤,遭到会道门“万仙会”的攻击,又受到沈鸿烈的严厉批评。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