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矿区一路狂奔(五)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9-10 14:48:05
刘连仁(右一)回国后与曾一起逃亡上山的四位难友合影。
刘连仁与工友互相透露了逃跑的想法,这想法被日本人得知,劳工们遭到警告,但这并未打消他们逃跑的决心。春夏相交的时节,积雪消融,便留不下脚印。机会来了,7月的一个夜晚,劳工们刚睡下,大门竟未上锁,日本兵在饮酒作乐,刘连仁悄悄从大门口逃走,半路上遇到从粪道逃出来的四个工友。
做苦工已有八个月 想逃跑静待雪融化
这天是星期天,趁着大家待在屋里可以拉拉呱,可以脱下衣服捉虱子的机会,刘连仁找知心人合计逃出矿井的事。几个人一说,没有一个不想跑。
不知怎的,劳工要逃跑的事泄露了出去。一天,日本人吆喝劳工们开会,一个叫金子的鬼子上去训话。通过翻译,刘连仁他们大体听明白了。金子先是大骂了一顿,接着道:“你们想跑?别做梦了!你们跑几个,我们就逮回来几个。我们有军队,可以出动军队去抓跑的。只要逮回来,就绝没有好果子吃!你们即使跑出去了,也没有活路。这北海道是一个海岛,四下里都是海,你们跑出去了,也不能渡过海回到中国。再说,这里到处都是山,山上有狗熊,有狼,北海道的冬天还特别长,特别冷,你们跑出去了,不是叫野兽吃了,就是得冻死。”一番威吓后,他又假惺惺地安慰:“我劝啊,你们既然来到了北海道,不如在这里安安稳稳地干上个一年半载,我们保证让你们回家。”
刘连仁等人不相信金子的鬼话,但跑出去的几个人都被抓回来了,都挨了一顿好打。老乡陈国起4月里跑出去一回,后来被抓回来,打得昏了过去,还关了禁闭。刘连仁对陈国起悄悄地说:“就是死了,也不能给他们国家干。给他们干,就叫他们赚了!”陈国起使劲攥了攥刘连仁的手。
屈指算来,刘连仁在北海道这所煤矿做苦工8个月了,是春末夏初的季节,但这里还是大片大片的积雪。他每看到有一块地的雪化了,就禁不住心头一喜。他知道,只要雪还没化掉,自己即使跑出去了,也会在雪上留下脚印,顺着脚印,日本人就能把自己抓到。
盼星星,盼月亮,直到六七月间,这里的雪才全部化了。这时,比刘连仁早来的一批被掳劳工,300人死了90多个,刘连仁这批200人,也死了9个了。没有死的,不是皮包骨头,就是得了病。日本人似乎预感到这些劳工将要大批逃亡,正打算在围墙上拉电网,木头桩子都钉好了。
刘连仁想,再不跑,就更没机会了。其实,他早就在瞅从哪里逃跑能逃出去。每天上工和下工都有人看守,下了工回到宿舍区,就不能进出大门了。瞅来瞅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夜里假装上厕所,从粪沟里跑出去。这厕所建在宿舍区的东北角,粪坑有半人深,后墙上留着一条沟道,是出粪用的,粪坑和沟道之间有阳沟,不大,但勉强可以爬出一个人。粪坑和沟道内长年积着粪水,污秽不堪,臭味难闻。但只要能跑出去,刘连仁哪还顾得这个?
看守松懈大门未锁 五人夜里逃出地狱
1945年7月的一个夜里,天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晚上9点的钟声敲过,劳工们都上床睡下了。刘连仁决定乘人不备逃走。他默默告诫自己要沉住气,千万不能慌乱。他在床上摸索了一下,没拿被子,只捡起了一副绑腿,这还是在青岛发的,觉着带在身上或许有点儿用,也不累赘。他装出一副上厕所的模样,尽量从容走出宿舍,来到大门口,想看看守门在干什么。走近了,发现大门没上锁,守门的也不在,这时看到门旁的一间小屋里亮着灯,听到里面传出日本人嘻嘻哈哈的声音——他们在喝酒作乐,这真是天赐良机。刘连仁屏住呼吸,弯下腰,把鞋子脱下,用手拎着,赤脚往门外挪,一步一步,生怕发出一丝响动。他感觉到自己的双腿发抖,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从喉咙里跳出来。
挪出大门口了,刘连仁还是小心翼翼地不出声响。走出几十米了,他才迈动大步。再走出100多米了,他终于大胆跑了起来,像一只冲出了被困在笼子里好久好久的鹰。(按:关于刘连仁如何逃出昭和矿业所,还有一个版本:日本作家野添宪治在《刘连仁——穴居十三年》一书中说,刘连仁用青草把两耳堵上,下了厕所的粪坑,用脑袋顶开盖着的木板,才逃了出来。)
在黑夜里,他只管顺着路向前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有时还回头,看看是否有人来追他。突然,他听到前面不远处有人在压低嗓子说话。他停住了脚步,担心前面有埋伏。他再侧耳倾听,好像前面还有人在泼水。他依稀记得这里有一条小河。他壮了壮胆子,悄悄走近一些,听听到底是什么在发出声音。
他听到一个催着:“快洗!”一个答:“快了!”都是说的家乡话。他再往前走,发现有人在河里洗澡。待了一小会儿,他依稀看到一个人爬上岸来,摸索了一阵,那人朝河里问道:“衣裳呢?”河里的一个人说:“就放在树根下。”他听出来了,一句是陈宗福说的,一句是杜桂相说的。他恍然明白了,他们也从那个活地狱逃出来了。
“喂!你们怎么在河里洗澡?”刘连仁这一问,可把在河里洗澡和刚上岸的人吓坏了,他们手忙脚乱,打算快跑。刘连仁忙喊:“我是刘连仁!”
原来,陈宗福、杜桂相、陈国起、邓撰友也逃了出来,他们是从宿舍区那个厕所的粪坑和沟道里爬出来的,因为身上都沾着粪,就到小河里洗洗澡,做一下清理。
五个老乡见了面,真是又惊又喜。考虑到跑得还不远,还可能重新落入日本人的虎口,刘连仁说:“这会儿最要紧的是快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不管怎么着也不能叫日本鬼子抓回去。”陈国起建议往深山里走,陈宗福说:“最好往西北走,听说往西北有旱路通着吉林省。”
一行五人,加快脚步,见了大山就往上走。说是往西北走,其实在这黑黢黢的夜里,加上匆忙和心慌,他们也辨不清东西南北。一路上不敢稍微停下来,奔跑了一夜。
天色将明,刘连仁等人发现已经置身荒野老林了。离“死亡煤矿”已经很远,他们暂时不担心被抓回去了。折腾了一夜,这时饥饿来了,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可上哪里弄吃的呢?没办法,他们就找野菜吃。先找到一种小草,样子很像韭菜,颜色发绿,一根茎上有三片细长的叶子,吃起来有股辣味,他们就把这种小草称为“山韭菜”。后来,又发现了一种长的模样像白菜、叶子宽大的野菜,吃起来跟生菜叶的味道差不多,他们就取名“山白菜”。刘连仁还发明了一种吃法,就是把山白菜的叶子卷着山韭菜吃,就像在山东老家吃单饼卷大葱。大家如法炮制,觉得两种野菜掺着吃,比单独吃一种好吃。
刘连仁等人按照陈宗福的建议,朝着西北方向走,期盼着能从旱路走到中国的吉林省。可在山里转来转去,加上是阴天,他们就转得晕头转向了。后来,看树身上的青苔,猜想青苔少的一面朝向南方,于是估摸出个大致方向,继续向西北走。
走了两天一黑夜,实在走不动了,五个人就在树林子里找了个地方,捡了些草叶铺了铺,直接躺下去,倒头就睡着了。
突然,刘连仁被一阵可怖的叫声惊醒了。原来,自己做了一个噩梦。他睁开眼,四周是深水一样的黑夜,有多种叫不出名字的野兽在吼叫,再听听,还有一些鸟的奇怪的叫声,他不禁毛骨悚然。刘连仁翻身坐起,发现四个难友全醒了,吓得说话声都变了。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