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件带来惊喜(二)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9-10 14:28:14
1958年的草泊村
195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对刘连仁事件的报道。
1958年的春节刚过,高密县井沟乡建国农业合作社草泊村得到一个好消息:14年前被日本兵和伪军抓走当劳工的刘连仁来信了,他居然还活着,不久就能从日本回来。《人民日报》发表了刘连仁被强掳至日本过了14年非人生活的消息。他远在东北的妻子赵玉兰涕泪交加,渴盼团聚。
一封家书海外来 小村草泊掀波澜
1958年农历正月初八(2月25日),春节刚过不久,“大跃进”的热潮方兴未艾。高密县井沟乡建国农业合作社办公室,正在召开一个研究春耕的生产会议。办公室里烟雾腾腾,社干部们发言非常踊跃。
“叮铃铃……”门外传来一阵自行车的车铃声。一个穿着草绿色制服的邮递员一步闯了进来,打断了会议的进程。
建国农业合作社是由前邱家庄、后邱家庄和顾家岭、草泊四个村组成的。邮递员把牛皮纸封皮上写有“山东省诸城县柴沟乡草坡村刘志元”字样的信递给了副社长王洪富,并且问:“你们社里有没有一个叫刘志元的?”王洪富是来自顾家岭的社干部。他说:“咱们社是有个草泊,可咱们社属高密呢。”邮递员对这一带比较熟悉,也很负责,分析道:“柴沟乡解放前属于诸城县,解放后不就划归高密县了吗?这信是从诸城县那边转过来的,没准这信就是给你们草泊的。”王洪富回忆了一下,说草泊解放前确实属柴沟乡,柴沟乡也确实属过诸城县。不过,他记得这村里好像没有叫刘志元的人。
来自草泊村的年轻人常效先挪着细长的身子挤到前面,抢过信,把信皮翻来覆去地看了看,说:“俺村刘连登他爷(父亲)叫刘志元,刘连登他大哥叫刘连仁。错不了,这信就是刘连仁写来的!”大家围拢来一看,信皮的落款处写的是“刘连仁缄”,信是从日本北海道寄来的。
这一情况出乎社干部们的意料。刘连仁的父亲刘连登五年前就去世了,刘连仁被鬼子和“黄皮子”(伪军)抓到日本当劳工,14年了,毫无音信,都以为他早就不在人世了。难道刘连仁还活着?这要是真的,他14年来怎么不写一封信回来?可要不是真的,眼前这信是怎么回事?有的人想拆开信,看看里面说了些什么。可常效先不让,他上过小学,知道公民有通信自由,不能乱拆别人的信。于是,大伙继续开会。
心里像揣着一个小兔子的常效先终于等会开完了,这时已是夜里。他把刘连仁的来信小心地掖到棉衣的口袋里,快步往草泊村赶。回到了草泊的家里,常效先跟家里人说了刘连仁来信的事,还说要马上给刘连登把信送去。家里人说,冬天天短,这会儿估计刘连登一家人都睡觉了,劝他明天早上再去。常效先也觉着夜里把刘连登一家吵起来不得劲,就在炕上躺下了,可一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常效先家在刘连仁家的前面,只隔了几排房子。刘连仁被抓走那年,常效先才十来岁,可已经记事了。他知道刘连仁家是贫农,家里人口多,刘连仁是老大,下面有连义、连福、连登、连升四个弟弟和连英妹妹,刘连仁的生母早就死了,四弟连登、五弟连升和妹妹是继母生的,自家的地不够种,还要租地主的地种,有些年刘连仁和他父亲刘志元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因为家境贫寒,刘连仁二十七八岁了才娶上媳妇。刘连仁被抓去当劳工的时候,他父亲外出打工不在家,继母和媳妇赵玉兰哭着找“黄皮子”求情没管用。刘连仁被抓后两个月,他媳妇生下了一个男孩,14岁了,还没有见过父亲的面。刘连仁的继母给孩子起名盼儿,后叫寻儿,就是盼望他能找到父亲的意思。刘连仁的继母和刘连仁的关系处得挺好,像一对亲母子。日本鬼子投降后,一直不见刘连仁回来,继母总是难过地哭,把眼睛都哭瞎了。刘连仁的父亲和继母历经苦难,日夜挂念着刘连仁。可惜,五年前刘连仁的父亲得病亡故,去年继母也死了。二弟、三弟、五弟和他的媳妇、儿子先后去了东北谋生,妹妹连英也早已出嫁。家里就只剩下曾当过解放军、现在村里当生产大队长的四弟刘连登。常效先和刘连登是好朋友。
天蒙蒙亮,全村人都还沉浸在梦乡中,常效先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就去敲刘连登的大门,边敲边大声嚷嚷:“连登!连登!快开门——”
刘连登惊醒过来,以一个军人的速度迅速穿上衣服,跳下炕,敞开门,看到是常效先,还没来得及问什么事,常效先就冲着他喊道:“俺来给你报喜了!”这一句,让刘连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愣愣地问:“有什么喜事?”常效先说:“还不快让俺到屋里坐坐?还什么喜事?”接着把手里的信一扬:“看!你大哥刘连仁来信了!”
刘连登把常效先让到屋里坐下,催妻子邱桂荣点上油灯,就着油灯,翻来覆去地看常效先送来的这封信,看到“刘连仁缄”的字样,知道确实是大哥来的信,手禁不住抖了起来。常效先催着他快拆信。把信拆开,刘连登就把信的内容念给常效先和妻子听:
父、母亲二位大人台鉴:
自分别以来,已有十好几年了,连一封信也没有给你们去,想你们一定是很挂念,我觉得十分惭愧。请二位原谅我罢!现在我在北海道的札幌市。受到札幌市的中国同胞们的关照,一切都很平安,身体也很健康,请二位放心好了。只是现在还有点事没办妥,所以还得在这里住一个时期。将事整理好后是要回去的。请二位不要挂念,将身体保重为盼。再是不知我女人怎么样。请代给她问个好罢。
祝合家平安。
儿刘连仁敬具
二月十四日
原来大哥还活着,而且不久就会从日本回来。这真是喜从天降!常效先提醒:“快给大哥写回信吧!”刘连登这才从极度的兴奋状态中清醒过来,急匆匆出去找人代笔写信。他虽然上过几年小学,识得一些字,但写不了信。于是,一封带着草泊村亲情和温度的回信飞向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刘连仁的下榻处,另一封信则寄给了远在东北的刘连仁的妻子,刘连登希望大嫂带着侄儿尽快返回老家,以便早日和大哥刘连仁团聚。众乡邻听说刘连仁有了消息,纷纷到刘连登家打探、拉呱,一时间刘连登家门庭若市。
《人民日报》刊消息 妻子日夜盼团圆
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刘连仁被强掳至日本过了14年非人生活的消息,“刘连仁”一度成了高密县最热的人名。刘连仁在柴沟的岳母邱氏从《人民日报》上知道刘连仁在日本还活着,把这条消息剪下来,托人写信寄给远在东北的闺女。老人对刘连仁的一位难友——朱公村单亦文说:“自从俺女婿叫日本鬼子抓了去,俺闺女每回回娘家,就哭个不停,14年了,眼泪都快哭干了。这回,俺女婿有了下落,她不知该恣成什么样呢!俺还到草泊找过刘连登,问明俺女婿在日本的地名,托人写了封信,叫俺女婿早日回家团圆。”
刘连仁的妻子叫赵玉兰,这年37岁,刘连仁被抓走那年才23岁。刘连仁走后,她作为长嫂照顾弟妹,孝敬公婆,还要下地干活。不但身体累,心更累,她一直盼着丈夫平安归来,却一直不见音讯,不知流了多少泪,一头青丝也添了多根白发。公婆劝她改嫁,她不肯,说要等着丈夫回来,要把儿子抚养大。1958年过了春节,赵玉兰下决心离开草泊这片伤心地,投奔了在东北的亲友。她接到四弟刘连登的来信,接着接到母亲的来信和剪报,才确信丈夫还活着,不禁涕泪交加。她期盼,夫妻相聚、全家团圆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