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9-02 10:36:58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9月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在金茂国际大酒店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职责,紧扣“强监管、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提素质、争一流”工作主线,不断健全制度机制、创新监管模式,有效提升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制度化、长效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发挥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牵头抓总作用,坚持高位推动,健全配套制度,相继出台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细则、工作流程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文件,修订完善了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抽查计划、抽查工作指引汇编,实现了监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连续五年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市直部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压细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各项任务提质进位。
持续拓展领域,实现全覆盖联合监管。按照“能联则联、应联尽联”原则,将更多的部门内部抽查转化为部门联合抽查。今年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在去年93个行业领域、161项检查事项基础上,拓展到了133个行业领域、220项检查事项,联合抽查覆盖面大幅提升。35个市级部门、150余万户检查对象、1.4万余名执法人员已纳入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实现了监管部门、监管领域、监管事项、监管对象和执法人员的全覆盖,确保了监管责任无盲区。今年以来,全市已抽取部门联合检查对象11111户,部门联合抽查率达64.19%,居全省前列;已集中组织开展了两批部门联合抽查任务,涉及29个部门参与,共82项检查任务,第一批已于7月26日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二批正按计划推进中,预计于10月31日前完成。
深化分级分类,实现全流程靶向监管。25个行业主管部门先后制定本领域专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通用+专业”的差异化监管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强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合运用,根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信用风险等级低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实现“无事不扰”,对信用风险等级高的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做到“无处不在”,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强化数字赋能,实现全链条智慧监管。深化标签化监管模式,依托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在去年已对全市444项抽查事项、150余万户检查对象标注个性化标签的基础上,强化标签运用,将涉及同一主体的多个抽查任务智能合并,自动生成部门联合抽查任务,科学确定发起和参与部门。今年以来,全市已对217项抽查事项应用标签化管理。充分利用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物联感知等先进技术和手段,对抽查对象实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推动了双随机抽查由“人盯”向“数管”转变。积极开展学校和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思维和技术引入到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通过“实时直播”、AI抓拍等形式,接受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共同监督,有效提升了监管执法的精准度和及时性。
创新检查方式,实现全过程联动监管。探索多方合作检查方式,在公示信息检查过程中,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材料审核及现场伴随检查,对企业账目进行核实,提升检查效率和准确性。创新实施工业产品“集成质量监管”模式,建立行业专家、监管执法和检测机构联动机制,集成现场检查、风险监测、质量帮扶、产品抽检等措施手段,助力排查质量隐患。
统筹监管执法资源,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建立健全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机制,增强综合监管能力。各行业主管部门特别是26个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省级“揭榜挂帅”试点,目前已在校外教育培训、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燃气、新型文化娱乐、线上医疗、食品安全(生产)6个领域获批省级试点任务,试点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邵光耀/文图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