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筹划孙中山追悼会事宜(八)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8-28 16:31:35

青州一中红色革命展厅前的王尽美雕像

  孙中山逝世,省立十中在王尽美的领导组织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追悼会。尤其是王振千在现场的致辞,激起了广大群众对反动派的义愤。此后,青州民主革命运动更是风起云涌。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临终仍记挂党的事业。在他的带领下,青州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星火燎原。

  追悼大会在十中举行 激昂悲壮如誓师大会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广大师生万分悲痛。省立十中当天上午9时贴出讣告:“孙中山先生病故……宗邦伟人遽尔逝世,噩耗传来不胜惊骇,本校定于十点后放假一天,以致哀悼。”王尽美赶来省立十中,召开党团组织负责人会议,研究举行孙中山追悼会事宜,他强调要扩大革命宣传,壮大革命组织,并对追悼大会的会场布置、悼词起草、遗像描绘、新闻报道做了具体安排。这次王尽美没有直接出面参加对外活动,他安排好就走了,他说他想多跑几个地方,尽可能多召开几场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以扩大革命宣传。3月15日,追悼大会在省立十中举行,教员王振千、学生赵文秀等具体组织,四师、甲种农校、师范讲习所等各校师生及圣水村农民2000余人到会。

  学生阎康侯曾经回忆:“上午9点左右,人都到来了,有好些单位都在队前打起横幅、条幅,写着单位名称。独有一个在会场中的单位用一方块白布,上面临时用毛笔写的‘城东圣水庄劳力农民’黑色大字,很引人注目,从此我便知道圣水庄是革命的先进庄。”现场激昂悲壮,许多师生登台演讲,有的同学咬破手指写血书:“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王振千代表学校师生在大会上致辞:“孙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我们要遵照先生的遗言,继续努力,唤起民众,把革命推向前进!”大会开成了反帝反军阀的动员会、誓师会,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革命热情,特别是王振千的讲话,慷慨激昂,激起了广大群众对反动派的义愤。

  阎康侯记得,散会后回学校的路上,大街两旁都是各种颜色的纸条幅,把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和国民党党纲一条条写着,一片片贴着。

  会后几天,校内阅读书社大力出售《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国民党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孙中山逝世时留下来的政治遗嘱、致苏维埃共和国大联盟的信、对家庭遗嘱,在校内校外到处张贴赠阅。

  十中校内还散发了几个大会宣传品,是鼓词式的说唱,“至今我还记得头几句:‘说的是1866年,有一个英雄降世间,他生在广东省的香山县,姓孙名文字逸仙,到后来亡命日本改了名,革命的领袖号中山,他在日本奔走联系各方面(各地仁士、爱国学生、爱国华侨,有反清复明传统影响的地下会党……)组成了同盟会这个革命领导机关,你要问同盟会革命宗旨吗?他宣布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阎康侯记录道。

  此后,青州民主革命运动更是风起云涌。

  积劳成疾逝世 战友接续未竟事业

  1925年8月19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共青州党团组织的创建者和奠基人王尽美同志奔波劳累,积劳成疾,肺病恶化,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据王尽美次子王杰回忆:“1924年10月,父亲患上了肺病,在口吐鲜血的情况下,仍支撑着虚弱的身体,奔波于济南、青岛之间,拼命地为党工作。”如此看来,王尽美1924年9月到省立十中作旅欧考察报告时,很可能已经患病,而1924年12月底到青州成立国民会议促成会,随即创建中共青州支部,1925年3月到青州指导孙中山追悼会事宜时已经重病在身,直到4月19日在青岛与亲密战友一起,带病坐镇指挥工人罢工,劳累过度,病倒住院,王尽美为革命事业拼命工作从未停息。

  7月29日,王尽美对来看望他的同志说:“我不行了,不能再为党工作了,将要和同志们永别了,遗憾的是,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病床上!”这番肺腑之言使在场的人听后莫不潸然泪下。8月,王尽美临终前,请青岛党组织的同志笔录了他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王尽美去世后,他的亲密战友王翔千不避嫌疑,各处募捐,资助王尽美的儿子就学。据长子王乃征回忆,有一次他问王翔千,别人动员他参加一个什么组织,他应该怎样应付?王翔千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什么组织也不要参加,还是去参加你老子那个党。”在王翔千的指引下,王乃征后来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同他老子一样的革命道路。

  王尽美的另一位亲密战友邓恩铭接续了他未竟的事业,出任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领导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历经三次被捕,1931年4月在济南英勇就义。

  培养众多革命种子 为党的事业作贡献

  从1922年到1925年期间,王尽美多次到青州,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真理,指导师生建立了昌潍大地最早的党团组织,他在省立十中的革命活动对广大师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青州及周边地区的工、农、商、学各界群众团结起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浪潮日益高涨。

  在他的带领下,青州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有的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光荣的革命烈士;有的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李殿龙,雨花台烈士,生前任中共南京特委书记,1932年6月在南京慷慨就义;赵文秀,雨花台烈士,生前任共青团南京地委委员,1927年1月在与军阀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李春荣,革命烈士,生前任中共鲁北特委书记,1928年4月在高唐县组织武装暴动中壮烈牺牲;王元昌,曾任山东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元盛,曾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后来兄弟二人受党中央派遣到苏联莫斯科学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下落不明;刘俊才,曾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劳动部副部长……他们都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期图片由王岩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王尽美遗著与研究文集》《王尽美传》《青州党史资料》《中共青州党史大事记》《中共潍坊地方史》《中共潍坊党史大事记》《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山东党史资料》《青州文史资料》《青州历史文化通览》《青州上下五千年》《益都党史资料》《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校史》《益都师范校志》等。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