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这个全国性现场会,为什么在潍坊开?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8-27 15:22:48

  8月22日,全国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现场会在潍坊召开,“潍坊经验”再次瞩目全国。会上,11个省市县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潍坊凭什么?让我们像剥洋葱一样由表及里来找寻答案。

  1

  国家颁给潍坊两块“金牌”

  今年1月,潍坊市城管局获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潍坊市城管执法支队获评“强转树”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

  潍坊获此殊荣,也许有人会心生“疑问”,追本溯源,让我们一探究竟。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的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2021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巩固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中,把推进“共同缔造”、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等列为主要任务。

  如何将城市治理与高质量的社会服务融合起来,既让市民生活有保障、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又不至于使城市管理失范?潍坊认真思索着。

  思深虑远。潍坊扛起担当,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和“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让城市管理转身、为民服务落地,“五部曲”将工作推向纵深。

  抓品牌创建。以“党旗红”引领“城管蓝”党建为民服务品牌创建为抓手,着力构建“1+1+9”品牌创建体系,推进党务、业务、服务“三务”一体融合提升,夯实党建引领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基础。

  抓顶层设计。建立城管部门牵头组织,规划、住建、交警等相关部门配合参与的联动机制,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用事业、市政设施、城管执法、垃圾分类等城市管理内容全部纳入社区服务范围,参与力量扩大到部门、企业、志愿者队伍、群众四大主体。

  抓问题收集。着眼破解“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潍坊市城管部门从拓宽问题收集渠道入手,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上开展“意见‘码’上提,城管马上办”“随手拍”,线下用好12345便民热线、“社区城管通”等常态化收集途径。

  抓问题解决。建立以“三办”为原则的分类处置机制:城管部门能直接办理的“直办”,需多部门办理的“联办”,属于其他部门职责的“转办”。同时,坚持以“六个一”常态化机制跟踪回访,确保每一项问题都能得到闭环解决。

  抓服务便民。以社区为载体,紧盯群众身边事、眼前事,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比如,联系人社部门开展“社区微业”活动,为居民再就业、提升服务技能创造条件,有近4万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

  2

  从一升一降两个数字里听民意

  现场会上,有一组数据很抢眼,98%和63.6%。仅两年的时间,潍坊城市管理满意率攀升至当前的98%,12345社区城市管理问题投诉量下降了63.6%。

  一升一降,这两个数字极具说服力,潍坊用绣花功夫“绣”出了民生保障的温情暖意。

  探索“城管进社区”,潍坊深谙“进”之道。

  更新“进”的理念。转变过去单一行政执法和生硬管理模式,按照“一社区、一站、一窗口”在全市建成实体化社区城管工作站点、办事窗口等438个,通过固人定岗落责,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切实提升了问题见管率。

  优化“进”的模式。在社区内,创新建立“服务联系点”工作制度,在中心城区197个社区全部建立服务联系点,配套服务联系卡、服务联系牌,公布联系方式,全面搭建起市、区、街、社区四级一体的服务体系。

  找准“进”的切口。着眼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把解决社区城市管理中传统的修鞋、修锁等“小三修”便民摊点群问题、乱搭乱建等市容秩序“七乱”问题,与帮助弱势群体、便民利民惠民结合起来,按照“七统一”标准在中心城区规范设置“小三修”便民服务点128处,规范提升便民市场317个,新增设便民摊位3000多个,并配套研发便民服务电子地图,让群众只需“扫码”就能快速查询“小修”摊点、便民市场位置。

  突出“进”的成效。聚焦群众诉求,以“城管进社区”为服务民生的前沿阵地,累计收集意见建议2400余条,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6000余件。

  用好“进”之道,潍坊在实践中创新打造了潍城胜利西社区“三六〇”、奎文樱园社区“三进三联”、寒亭金三角社区“四步四结合”等典型工作模式。

  3

  城市这样表达

  工作人员走进社区,走进群众,不仅另辟蹊径解决了诸多民生“老大难”问题,也表达出城管部门的态度。

  从重管理到重服务,态度一变,潍坊更好。

  看容颜。两年来最直观的感受是,以往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现象不见了,潍坊更干净更安全更有序了。城市管理进社区多方发力、一体化推进,各县市区(开发区)逐步延伸建立了“城管+交警”“城管+住建+物业”“城管+环保”“城管+应急+安全”等系列助推解决城市基层治理难题的工作机制,联合组织开展了“违建治理”“僵尸车、废弃车清理”“安全、环保隐患排查”等活动,两年累计处置市民群众反馈的“拆违”事项诉求56起,清理“僵尸车”1103辆,消除安全环保苗头性问题5243起。在专项调查中,市容环境、社会秩序、安全感等事项综合评分达到98分。

  看内涵。在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的带动下,居民纷纷参与共治,文明养犬、爱绿护绿、有序停车等行为成为自觉,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参与度明显增强。在“体验一天环卫工作”活动中,300余人主动参与体验;近万名垃圾分类志愿者走进广场、小区、学校,传播分类知识,引领绿色文明新时尚;200余名市民当上“市民园长”,共治共管身边的口袋公园。

  看智慧。潍坊将城市治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形成“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大城细管”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共管共治、共建共享。

  有颜有品有智慧,“三合一”还原成美好。美好更进一步会怎样?敬请期待!

(来源:潍水观澜)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