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潍坊新闻网 > 读书

生活札记 | 在故事里流淌的童年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28 09:06:00

在故事里流淌的童年

◎崔炳信

  许多个夏日的夜晚,清清的荷塘里荡漾着阵阵嘹亮的蛙鸣,塘边聚满了乘凉的人们——摇着蒲扇,逗着小孩。爷爷坐在人群中央,正有声有色地讲着自己的聊斋系列,而我呢,就坐在爷爷身边,静静地听,静静地想。几个故事下来,有些累了的爷爷正要打住,这时,我急忙上前,搂着爷爷的脖子耍赖,再讲一个吧,就一个。爷爷理理被我弄乱了的胡须,好,再讲一个。于是响起一片欢腾。要问为何这般,原来呀,我早已接受了大人的“贿赂”——在那年月,可不要小看一把花生、几个甜枣的诱惑哦!

  后来,“农业学大寨”,有一队人马住在我们家。每到晚上,我家便成了“民工俱乐部”,昏黄的煤油灯下,爷爷戴着老花镜,手捧《聊斋志异》,又津津有味地开讲了。有时也会停顿一下,捋着胡须,默念着文言句子,思忖一番,然后再用最通俗最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讲完一个故事,爷爷往往还要跟大伙来一段互动,对故事中人物评价、争论一番,氛围甚是活跃。那年头,寒风里劳作一天,晚上可以守着火炉喝茶水听故事,还能畅所欲言地发表看法,对民工而言,是一件多么逍遥的事啊。那些日子,像《画皮》《崂山道士》《小倩》《荷花三娘子》等经典故事,我都可以口若悬河地讲述大半天。

  后来,爷爷开始管理生产队里的菜园,小小的土屋里,还是挤满了人,爷爷依然讲聊斋故事。在这远离村落的荒郊野外,迷离的灯光里,爷爷眉飞色舞地谈狐说怪,气氛时而欢快时而恐怖,以至于许多胆小的回家时会紧紧地拽住同伴的胳膊。而在爷爷的故事里渐渐长大的我,却出奇地胆大起来,在懵懂的年龄,模模糊糊地感知着真善美。

  当然,除了聊斋故事,爷爷还尽可能地引导我们多读故事书。寒假里,我家成了孩子们的幸福聚集地。外边冰天雪地,屋中央却炉火正旺,大人在喝茶聊天,孩子们正守着火炉读书呢——或是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或是童话故事类,偶尔也会有《西游记》《岳飞传》之类的“大部头”。人手一本,孩子多的时候,也会两三个人共读一本书,读得快的看完一页要翻书,读得慢的急忙伸手摁住,急得对方抓耳挠腮。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日子依旧艰难,没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而一旦可以聚在一起暖暖地读书,自然是求之不得。待读书告一段落,爷爷往往还要让孩子们复述看过的故事内容,畅谈自己的感受,并找出主人公身上的闪光点等。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争论中,火炉上已是香气四溢了,吃着爷爷在炉火上烤熟的红薯和花生,屋子里一片欢声笑语,大家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花开花落,光阴荏苒,那个缠着爷爷听故事的小屁孩,如今已过不惑之年,而疼爱我的爷爷,也已驾鹤西去。打开角橱,已经泛黄的24卷《聊斋志异》整齐地摆放着,睹物思人,我分明又清晰地听到了爷爷滔滔不绝的拉呱声……

责任编辑:平小娜

潍坊日报社主办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020739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004号   新闻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4

新闻热线:0536-8196500   广告热线:0536-8196033   邮箱:newswf@126.com   潍坊国际风筝会

版权所有:潍坊日报社(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