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农贸市场“慢”游记⑪:逛逛北宫菜市场,又是满足的一天~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7-20 18:56:17

 
 
 
 
 

编者按:一座城市最温暖的烟火气,往往藏在当地的农贸市场里。在这里,你能买到寻常的生鲜,也能寻到山野乡间的野味;能买到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也能遇到卖鲜花、变魔术的流动小摊。在这里,寻常与新奇并存,怎么逛都不厌烦。

小市场连着大民生。随着城市更新持续推进,位置便利、物美价廉、品类繁多的农贸市场也开始焕发生机——经营场所更加整洁、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民,“内涵”与“颜值”双提升,满足了更多潍坊人的差异化需求。近日,我们推出“农贸市场‘慢’游记”,带您探索寻访城区烟火沸腾的农贸市场,感受藏在农贸市场“烟火气”里的“幸福小细节”。

 
 
 
 
 

人食五谷 一日三餐

潍坊人的饭菜

一半在佳乐家

一半在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提供观察一座城市

最有趣的视角

这次

我们“慢”游农贸市场第十一站

来到了潍城区——

北宫菜市场

  在潍坊,说起北宫菜市场,便是说起了潍坊人家门口的菜园子。

  泰山烧饼、老北宫猪头肉、卤水豆腐和可以现场挑选的大公鸡、捆好的豆角和摞起来的冬瓜、裹着湿土的芋头和卷心菜。从中而过,我们不停地感慨时节的馈赠,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日常,值得我们反复触摸。

  北宫菜市场,我们来了!

  北宫菜市场有好几个门,随便哪个门都可以进。熟悉的顾客早在来的路上就盘算好要光顾的摊位,目标明确,干脆利落。不熟悉的人则需要细细揣度,货比三家。

  但是,逛农贸市场的时候,如果你看到哪个摊位围满了人,跟着下手准没错!

  “比昨天便宜了五毛钱”大概是菜市场最吸引人的声音。

  肉摊前已经聚集了四五位等待的顾客,前肘、后肘、外脊、五花……让饭桌变得丰盛的秘密就在于此:新鲜。

  在吃的法则里,新鲜是基础。用后肘绞馅包一顿汤汤水水的饺子,或是起一段排骨红烧,亦或是剁点腿骨炖汤,只要新鲜到位,简单的烹饪就足够好吃。

  一家豆腐店传出淡淡的豆香,在炎炎夏日,格外惹人食欲。于女士从婆婆那接手了这家三十多年的老店,从黄豆磨浆、大锅熬浆、纯卤水点浆,到泡发豆子和分离豆渣,每一步都用心去做,沿袭而来的手艺决定了豆腐的口感,也决定了30年来口口相传的口碑。

  如今农贸市场的手工摊主们,大都是出于生计,可能手艺谈不上多么的精致,但是那份将心比心的体贴,让本来粗糙的食材变的精细,也有了温度。

  夏日的餐桌也少不了季节“限定款”小菜——花生和毛豆,买回家后,把它们清洗干净,捏个小口,加点盐煮熟,瞧瞧!一道下酒菜就可以上桌了。

  继续向南走,右侧的诸城烧肉店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熟食,萦萦绕绕的燎烟香味瞬间充盈鼻腔,直接让人迈不动腿。红糖上色的烧肉呈现出酱红油亮的颜色,自动脑补出入口后腻乎乎的口感,软软糯糯,难怪郑板桥都要夸一句“更有诸城来美味,西施舌进玉盘中”。

  走到头,路东的泰山火烧铺一定别错过!店里最畅销的酥皮火烧沾满了密密麻麻的芝麻,里面层层叠叠,油酥十足,嚼上一口,松脆酥香,脸一般大——超级管饱!

  要想赶上路西的摊点,一定要早上来,刚打出来肉火烧精髓就是皮脆,家家门口都排着长队,只怪每家都做得太好吃。

  这里还有家全麦列巴店,一个个硕大的列巴充满着浓郁的夹心。“我老家是东北的,刚开业两个月,生意还不错。”摊主李女士一边说,一边麻利地将顾客购买的列巴切片装袋。

  不忙的时候,勤劳的摊主们会把火龙果码放整齐,泡着冰水的荔枝按串摆好。还有切开的红瓤西瓜和嘎嘣脆的甜桃,水果摊上的颜色热烈而缤纷,唤醒了人们夏日消沉的胃口。

  来上一口爽脆微酸的李子,真的很解暑!

  每年到了小麦丰收的季节,北宫菜市场卖粮油的摊位上,便多了一样新货——炒面。一勺红糖,一双筷子,沸水注入面粉,一阵阵热气裹着红糖混合炒面的香气扑面而来,正是记忆中的味道。

  就像《食光深处的温暖》里说的那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历久弥香的味道,是食物,也是念想,可以满足味蕾,也能慰藉灵魂。

  穿梭于琳琅满目的摊位间,刚晒好的干辣椒色泽鲜艳,吊炉烧饼金黄酥脆,现吃现杀的大公鸡、手擀单饼、捞汁小海鲜,不用从头走到尾便可满载而归。

 

找个清晨或者傍晚

阳光不那么热烈的时间

来北宫菜市场转转

花少量的钱

慢慢挑选

一定有那么一两家店

让你余味无穷

 

策划:孙瑞永 王光伟 李中伟

统筹:周晓晴 封晓健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封晓健 于志华/文图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