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来临!试试这四道药膳可清热健胃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6-21 20:54:11
开栏语: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如何适应四季轮转和气候的变化,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侵害、健康生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人们更加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既知养生之意,又得养生之法呢?顺应公众所需,我们推出原创栏目《养生有道》,邀请相关专家、学者针对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特点,用通俗易懂、浅显明了的语言,结合现代科学,将一些养生知识推荐给大家。如果您有与养生相关的问题或困惑,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邀请相关专家,针对热点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希望与您一起养出好身体。
本期专家介绍:
张永超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临床营养专业10余年。擅长各类疾病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医学营养减重治疗;高尿酸血症调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慢病饮食指导等。
孙冉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国家注册营养师,国家公共营养师。
夏至来临,气温继续上升,降雨增多,容易引发人体出现头晕、疲倦乏力、不欲饮食等情况,人体在夏季的这种反应即中医所称的“疰夏”(民间俗称为“苦夏”)。因此,饮食要以清热、健脾祛湿、消食和胃为目的。潍坊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张永超和潍坊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孙冉为市民推荐四道节气药膳。
第一道节气药膳:香菇拌凉面
用料:
枸杞子3g,嫩姜3g,面粉100g,鲜香菇50g,芝麻酱、醋、盐、香油适量。
做法:
香菇洗净与枸杞子一起煮熟,取汤汁备用,嫩姜去皮切细丝备用,黄瓜洗净切丝备用,香菇、枸杞子另盛备用。面粉加香菇枸杞子汁揉团,擀面或拉面成细条状,放入烧开的汤汁锅中,不停搅拌,煮5分钟,加入少许冷水,继续搅拌,反复多次,关火捞出面条,放入凉水中。将面条捞入碗中,加香菇、生姜丝、枸杞子,倒入芝麻酱搅拌加入适量醋、盐调味拌匀,淋入少许香油。将适量面汤浇入碗中,调匀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开胃
第二道节气药膳:马齿苋瘦肉浸丝瓜
用料:
马齿苋30g,丝瓜300g,猪瘦肉100g,食盐适量。
做法:
马齿苋洗净切段,丝瓜洗净切块。放适量清水在煲内,加入瘦肉,煮约1小时,至猪瘦肉软熟,再加入马齿苋、丝瓜,小火收汁5分钟,加入食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清热泻火
第三道节气药膳:菊花鸡肉煲
用料:
菊花6g,淡豆豉10g,鸡脯肉400g,鸡蛋1个,鸡油10g,淀粉10g,鸡汤100毫升,蒜蓉3g,植物油100g,胡椒粉、酱油、食盐、白糖适量。
做法:
将鸡脯肉去筋后切条,在碗里撒入适量食盐拌匀后,加入鸡蛋清拌匀,再加淀粉,拌至鸡肉条粘上粉浆;烧热锅,放油烧至七成热,投入鸡肉条,滑散至断红,倒入漏勺备用。原锅放回火上,留适量油,放入淡豆豉,煸炒几下后,下蒜蓉、精盐、白糖、黄酒、酱油、胡椒粉、滑油鸡条,加鸡汤烧沸,淋湿淀粉做勾芡,起锅倒入放在火上的热煲,加入鸡油、菊花,加盖,再煲半小时左右,离火,垫衬盘上桌。
功效:
清热除烦,和胃消食
第四道节气药膳:薏米赤小豆鲫鱼汤
用料:
薏苡仁15g,赤小豆15g,橘皮3g,新鲜鲫鱼1条(约500g),食盐、胡椒粉少许。
做法:
新鲜鲫鱼去鳞、鳃、肠脏,洗净,备用。将薏米、赤小豆、橘皮分别洗干净。在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鲫鱼及洗净的薏米、赤小豆、橘皮,改用中火继续煲1小时,下少许食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
清热健脾利湿
另:
药食同源推荐:薄荷、蒲公英、金银花、淡竹叶、赤小豆、白扁豆、茯苓、木瓜、生姜、紫苏叶等。
普通食材推荐:粳米、绿豆、丝瓜、苦瓜、黄瓜、香菇、西瓜、水蜜桃、鹅肉、鸡肉等。
统筹:李中伟 邢敏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路欣
设计:苑清芳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