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舍生取义捍卫革命理想(四)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6-19 15:17:32

清明祭奠郑心亭等泺口九烈士活动。

郑心亭烈士碑

郑心亭后人在济南泺口九烈士碑下,右二为其孙女郑丽慧。

  郑母暴动失败,郑心亭汇报了暴动情况,做了自我检讨。次日,他想到要拿回重要文件销毁,以避免组织损失,却在区公所被益都县捕共队逮捕。在狱中,郑心亭不受高官厚禄诱惑,也不为严刑拷打屈服,他发出三次家书,一再表明誓为革命而死。1933年,他在济南牺牲,时年24岁。

  因失联暴动失败 为保护文件被捕

  1932年8月18日晨7时,在十区的郑母镇按计划举行了武装暴动,冀虎臣等人率领的暴动群众冲进了国民党第十区区公所,打死了原定作内应、后又动摇的区助理员贾希尧和民团分队队长张官云,解除了民团三分队的武装,夺得了部分枪支,但终因敌强我弱,十区暴动宣告失败。

  在一区暴动的前一两天,国民党政府将七十四师调进益都城里驻防,加强了城内的防御。敌人可能得到了一区要暴动的消息,整个城区实行紧急戒严,郑心亭和县委一班人无法取得联系。虽然他心急如焚,但也难以突破一道道的封锁。最后一区暴动因为互相无法联系而流产。

  郑母暴动的当天,国民党益都县长杨九五就在城区增加哨岗,加强防卫,大肆捕捉武装暴动嫌疑人员。郑心亭在夜间乔装打扮穿过敌人层层封锁,通过城墙边上的一棵大槐树跳出城外,不顾扭伤的脚踝,一瘸一拐连夜赶赴大陈村,指令该村支部书记陈锡德,迅速掩护起义人员分散在弥河西各支部潜伏,保存力量,等候通知。

  暴动当天,反动政府派出大批军警民团在城区盘查行人。次日,杨九五亲率军警300多人开赴郑母一带,与十区民团配合,镇压抓捕武装暴动的群众及家属。

  8月21日,中共山东省委派牟铭勋、陈叔俊到益都,郑心亭汇报了暴动情况,检讨了自己的失误,本来商定次日继续开会,郑心亭也可以隐藏到郑云山的瓜棚里。但他突然想到还有一些重要文件在区公所,为了不给组织造成损失,必须立即前去拿出销毁。可是当他赶到的时候,敌益都县捕共队长赵若谦正张网以待。郑心亭被捕。

  诱降拷打均无效 家书明志不屈服

  郑母暴动失败后,国民党益都县政府当局共抓捕暴动人员27人,用铁甲车押送济南,关押在国民党省公安局拘留所。同年8月28日,就有14名暴动者惨遭杀害。这日晚,山东省国民党当局组织法庭,提审郑心亭、张基亭、牛瑞丰三人。一名法官阴阳怪气地说:“你们参加了叛乱,也允许悔过自新,只要说出共产党的组织和负责人名单,就可宽大处理……郑心亭,你不是互济会的负责人吗,你们三人各负什么责呀?”

  郑心亭坚定地回答:“我们只是组织了一个互济会,是个慈善团体,不是共产党的组织,他们二人我更是不认识。”法官又问:“你们认识他吗?”张基亭与牛瑞丰都说:“不认识。”法官气急败坏地怒吼道:“不和他们啰嗦,明天让他们和那14个共党分子一块去见阎王吧。”面对三人的冷笑,看守们就把郑心亭等推出法庭,结束了这场气急败坏的审问。

  在狱中,郑心亭被整整折磨了一年,但他意志坚定,从不屈服,率领同狱战友开展斗争。其间,国民党特务以高官厚禄诱降,用严刑拷打逼问,郑心亭均视死如归,表现出崇高的革命气节。

  党组织和家里也进行了多次营救。郑心亭的叔父卖掉了家里40亩地,求到东阳河村在国民党中任职的王姓亲戚。亲戚也很卖力,上下打点。狱长承诺,只要郑心亭写一个悔过书,声明从今和共产党断绝关系就放他出来。郑心亭却誓死不写。

  王姓亲戚无可奈何地说:“郑心亭一心赴死,我是尽力了,可是他不配合我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还是再想别的招吧。”

  在这一年中,他从狱中曾发出三次家信,每次都一再陈述:誓为革命而死,决不为活命而偷生,希望家中不要挂念。1933年6月,其叔父去济南探望,也希望能当面劝一劝自己这个侄子,却仅收到郑心亭用铅笔书写的纸条:“叔父,不要再来济南奔波了,侄儿将誓死为党捐躯。”

  刑场高唱国际歌 在济南英勇就义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国民党反动派终于下了毒手。1933年8月18日,在益都暴动正好一年之后,国民党反动派为维护其法西斯统治,在济南泺口枪杀了郑心亭和段亦民(中共益都县委书记)、李春亭(中共济南市委书记)、李伟仁(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孙善师(中共郯城县委组织委员)、孙善帅(共青团山东省特委代理书记)、唐东华(中共徐海蚌特委鲁南特派员)、张福林(共青团青岛市委书记)、王常怡(中共青岛市委秘书兼市委机关刊物《工人之家》主编)等九名中共党员干部。史称“泺口九烈士”。

  在刑场上,他们神色自若,视死如归,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郑心亭英勇就义,时年仅24岁。

  今天无数的学生、工人、农民,每当清明节前夕,都会自发前往祭奠,在泺口九烈士纪念碑前,面对用生命书写忠诚,短暂一生献给革命的郑心亭烈士,面对不屈不挠的泺口九烈士,他们无不肃然起敬。

  郑心亭牺牲后,他的妻子和儿子在颠沛流离中度日。儿子郑祥光虽然在父亲去世时还很小,却也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尽己所能造福乡梓,跟着族里的叔公认真钻研医学,后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医。

  如今,郑心亭烈士静静躺在东阳河村北的麦地里。往北一望就是他战斗过的大陈村,往南紧贴着家乡。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曾无数次往返于两村之间,奔走在革命救国的道路上。微风轻拂,吹动他坟墓上飘摇的花朵,那是东阳河小学的孩子们清明期间敬献的花圈。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