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水大战浯河运送物资(八)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6-15 15:01:58
古代的“粮湾”就在高家庄村北。
今诸城古县大桥处的潍河,传说韩信筑坝的地方就在桥北不远的地方。
古运粮河成了肥沃的粮田。
在潍水两岸的诸城、安丘、高密段历史上曾有一场著名的战争——潍水之战。汉将韩信率军与楚齐联军于潍水两岸决战,一举消灭了楚国的主力,楚将龙且被杀。潍水之战奠定了楚汉之争的走势。而作为粮食和其他战争所需物资的运输线,临浯运粮河对保障汉军的胜利功不可没。
韩信上游掘坝放水
以少胜多打败楚军
楚汉相争,汉军劣势明显。汉三年(前204)九月,韩信率军东进,攻占齐都临淄。齐王田广败走高密,向楚国求救。项羽派龙且、周兰率20万大军救齐。十一月,楚齐联军在潍水两岸摆下战场,最终,韩信在潍水上游垒坝挡水击破楚军,彻底改变战争局势。
潍河全长250公里,进入峡山后与渠河、浯河三河汇流,形成宽15公里、长20公里的河床,是展开厮杀的巨大战场。龙且、周兰与齐王田广会合入驻高密城(今城阴城故址),并组成齐楚联军在潍河东岸与韩信对峙。当时,有人规劝龙且说:“汉军远离国土,拼死作战,其锋芒锐不可挡。齐楚两军在本乡本土作战,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他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邑的人都纷纷起来反叛他们,那势必得不到粮食,这就可以迫使他们不战而降。”龙且则决意开战。
韩信一面通过运粮河调集粮草,一面下令赶制大批口袋,装满沙土,在潍水上游垒坝堵水。安排守坝士兵听到命令就迅速掘坝放水。
一切准备就绪,韩信率小股人马渡河佯攻,“战败”往回跑,龙且率大队人马过河急追。这时,韩信下令,上游士兵开坝放水,河水汹涌倾泻,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冲到对岸的也都被突来的洪水吓懵。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杀死龙且。在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楚军四散逃跑,20万大军瞬间覆灭。
潍水之战韩信大获全胜,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而位于潍河上游、诸城市境内相州镇小古县社区的“韩信坝”也名垂史册。
根据史料记载,韩信坝又称韩王坝,分为:上坝、中坝、下坝。上坝在现小古县村东北;中坝在往北约八九公里的郭家屯镇后凉台村东北侧;下坝位于再往北不远处尚家庄村东南,俗称“北梁子”。
据考证,在“韩信坝”中下坝曾发掘出土了一批戈、矛、铜剑及刺有铜箭头的骷髅等遗物,为“潍水之战”存遗。
潍河西岸留下了诸如大营、小营、营马、料疃许多与军营相关的村名并延续至今。据《史记》载:汉三年冬,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斩楚将龙且,追齐王田广至城阳。时至今日,在古城阳城(今诸城市石桥子镇都吉台村)东约2公里处仍有东城阳、中城阳、西城阳三个自然村。
运粮河为潍水之战提供运输通道
浯河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据说曾通航了相当长的时间,其上游安丘石埠子一带的河滩上曾挖出铁锚。到了临浯一带,河面宽阔、水流平稳,通航历史悠久。
“堰浯入荆”400余年后的“潍水之战”之所以取得胜利,运粮河的作用不可忽视,韩信调兵遣将,利用浯河(运粮河)运送粮草,保证了潍河两岸战场的物资供应,扭转了战争走势。临浯运粮河也名传至今。
此次战役中,楚将龙且仗着20万大军,以逸待劳,过于轻敌;另外也有地形原因,由于狭长的潍河阻挡,楚军无法发挥人数多的优势,惨遭失败。
潍水之战是一场楚汉双方转折性的战役,此役韩信不仅消灭了项羽的一支有生力量,占领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进行战略包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原来的局势,项羽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汉军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临浯这条运粮河则在关键的时间和节点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运粮河经过改造
成临浯第二粮仓
据附近村庄的老人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运粮河河道依然存在,河床宽约300米,河底平坦,离地面深约两米,河床中心有条5米—6米宽的小溪流,长年有清水流过。这里还是附近村子里的孩子们割草放牛、剜菜、捞鱼的乐园。
2022年至2023年间,笔者一行曾连续五次对浯河临浯段进行地质地理考察,走访了沿河村庄多位老人,对运粮河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清晰:不论是在高家庄村后的“粮湾”,还是芝泮村后的沉船,还有那些至今仍深埋在河道土层里的桅杆、铁锚、船板等等,是当年改造运粮河时人们曾亲眼见过的实物。只可惜当时的人们保护意识不强,受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更没有深入挖掘和保护,那些出土的物品很快就被毁掉了。但这一切却能够充分证明运粮河曾经的辉煌。
治理后的运粮河,从东古河村、西古河村之间的龙湾到伏留水库上游,原先宽阔的河床全部变成了平坦、肥沃的高产田,成为临浯的第二粮仓。运粮河由此真正成了一条沉睡在地下的河流。但是,直到今天,细心的人们仍可以看到,沿途1米左右高的河岸在两边时隐时现,比粮田明显高出一截,时刻提醒着人们运粮河的曾经。
今天,这里虽不再有“渔歌互答”和“灯影明灭”的繁华景观,但它用沉甸甸的粮食和有机果蔬回报两岸的人们,丰富了菜篮子,鼓了钱袋子,让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日子越来越红火,生活越来越美好。
本版图片由王玉芳提供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