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潍坊新闻网 > 读书

生活札记 | 姥姥陪护记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6-05 11:19:55

姥姥陪护记

◎张馨月

  我的姥姥,是一位育有3子1女,今年83岁的农村妇女。2022年10月29日清早,我们接到电话:姥姥摔倒了!即日起,我家和3个舅舅家开始了4个多月的24小时陪护生活。陪护过程中,我记录了期间发生的细碎琐事,以纪念生活给予的难忘经历。

  现在,尽管姥姥恢复良好,生活基本能自理,儿女们依旧在坚持轮流从市区回乡下老家看护姥姥。

  

  今天,我们一大家子第一次这么真切、直接地了解了何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妈妈和舅舅在医院职工的停车棚拦住了姥姥的主治医师。和气的大夫平静地跟妈妈和舅舅说:“你们上网查一查什么叫‘临终骨折’,就明白老人目前是什么情况了。”一时间,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不知老人能不能闯过这一关。

  

  早上六点,我陪床完毕,大舅舅来接我的班。今天医生说姥姥依旧是不能做手术。

  昨晚我几乎一夜没睡,姥姥被骨折处的疼痛折磨得哀吟阵阵,过几个小时就让我去跟护士要止痛片。

  姥姥股骨骨折,刚住院时医生说姥姥血压高、血糖高,不能立刻做手术,只能先住院进行保守治疗。在医院给姥姥做降压降糖治疗期间,她因双胯骨折疼得不敢翻身,竟然不到三天就长了褥疮。现在血压、血糖降下来了,身上的褥疮还不好,依旧不能做手术。

  

  今天是姥姥做手术的日子。爸爸妈妈还有3位舅舅全员到位,在医院陪姥姥做手术。

  爸妈说手术很顺利,就是把姥姥从病房的床抬到手术床上时费了些周折。不敢动的姥姥太沉了,两个舅舅一个护工抬都差点抬不起来,最后是舅舅们和哥哥等齐上阵才好歹把姥姥顺利送进手术室。

  

  姥姥终于可以出院回家养护了。

  妈妈说这次住院(除去护工的费用)一共花了近2万元。姥姥入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次报销了近85%。爸妈一个劲地说这是实实在在的惠民、爱民。爸爸说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能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享受到这样的实惠,真是不容易。听着爸妈的由衷感慨,我想:这就是我们对祖国朴素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吧!

  

  姥姥出院回到老家休养已有一段时间。自从姥姥出院后,每逢周末我都会回老家照顾姥姥两天。

  昨天我睡得不错,姥姥晚上没再一遍遍地叫我伺候她上厕所。

  今早7点,我准时起床到天井里把门锁打开,方便大舅舅来给炉子添炭。早饭后,又是熟悉的一系列流程:给姥姥倒好温度适中的水,找好早上该吃的药,把姥姥的床摇好、背后垫好被子方便让她坐起来喝药。等姥姥喝完了药,今天的任务算是又完成了一项。

  10点半一到,姥姥说她想小便。我把便盆给姥姥放进被子底下,随即在一旁等待。等着等着,我听到几声屁响,心想不好,我以为姥姥只是小便,没有给便盆套上塑料袋。过了五六分钟,姥姥唤我说“可以了”,我把便盆拿出来一看,果不其然,姥姥大便了。我赶紧去外屋找纸巾递给姥姥。

  姥姥要强,不肯让他人帮自己处理污秽,但姥姥终究是老了。她躺在床上,目光所及之处有限,擦拭时会不小心沾上排遗物。我先把盆子往地上一放,用湿毛巾把姥姥的手细细擦拭,再把毛巾洗净,给姥姥的手打上肥皂,用洗净后的毛巾再把姥姥的手擦一遍。一切搞定后,再端着便盆去天井角落的旱厕清理。小时候,姥姥每天接送我上学,每天晚上陪我睡觉,每天早上为我穿衣。我是姥姥带大的孩子,如今姥姥生病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我来伺候她,理所应当。

  

  昨晚姥姥又尿床了。

  冬天的农村,就怕床褥湿,因为天气冷,湿物不好干还会被冻硬。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在姥姥入睡前特意给她穿上了尿不湿,可姥姥嫌尿不湿穿着闷,半夜摘下来了,怪不得我睡觉时听到一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姥姥把尿不湿偷偷摘掉的结果,就是半夜1点,她把我叫醒了。从沉睡中被唤醒的我,一睁眼,发现姥姥裸着身子盖着被子,身下是光秃秃的褥子,床单没能逃脱掉尿液的浸润,被姥姥扔在了地板上,同在地板上的还有姥姥穿的小衫。我没好气地问姥姥,想小便为什么不叫我呢?姥姥说,看我睡熟了,怕麻烦我。唉,眼眶一下子又热又发胀……

  天亮,新的一天开始了。

责任编辑:平小娜

潍坊日报社主办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020739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004号   新闻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4

新闻热线:0536-8196500   广告热线:0536-8196033   邮箱:newswf@126.com   潍坊国际风筝会

版权所有:潍坊日报社(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