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万人次,149.6亿元,菜博会报捷!“续集”6月10日开播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5-31 08:59:0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5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在寿光召开第二十四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成果新闻发布会暨“畅游菜博园 · 蔬菜嘉年华”文旅新品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菜博会先后有300多个重要代表团参展参会,现场参观221万人次,共举办“会中会”活动38项,实现签约额149.6亿元。
发布会现场
本届展会以“绿色 · 科技 · 未来”为主题,以服务“三农”为目的, 以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围绕“展”“商”“旅”三个板块,在办会的展陈形式、文旅项目、会展设置、运营模式、管理服务等五方面创新求变,展览展示亮点纷呈、洽谈交易成果丰硕、游客参观安全有序。
创新提升展陈形式
展现蔬菜产业新成果
本届菜博会展区总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16.5万平方米,设10个展馆,以及采摘园、日光温室高产栽培区、蔬菜博物馆、休闲农场等;实地种植展示国内外蔬菜优良品种2000多个,其中,新品种400多个;引进种植新模式80余种、新技术100多项,做到了“一馆一定位、馆馆有特色”。
在观感体验方面,本届展会进一步优化展览展示空间,通过在外围增加地标构筑物、优化展馆外立面和展馆内展陈设置等方式,实现了展馆外部让人耳目一新,展馆内部让人有不一样的“沉浸式”体验。同时,将部分展馆蔬菜文化景观局部调整和创新提升,保证了全年全时段有景可观可游。在蔬菜文化景观设置方面,融合蔬菜文化、廉政文化、地域文化等,精心设计打造“奋进新时代”“希望的田野”“圣地廉韵”“菜乡巨变”等蔬菜文化景观200多处,充分展现蔬菜与文化的融合魅力。
创新提升资源利用
打造展旅联动新业态
本届菜博会不断挖掘园区资源潜力,市场化运作办会的模式更加成熟。通过声光电的改造,与蔬菜园艺结合,在五、七、八、十号馆增设灯光,打造“夜游”“夜娱”“夜购”于一体的城市夜间文旅新业态。将四号馆改造提升为“一天零一夜”精灵丛林艺数馆。今年展位拍卖方面,采用“线上+线下”拍卖的方式,展位出租率和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与寿光极地海洋世界、巨淀湖等本土旅游景区联票互动,互相借力,增加了收益。
创新提升系列活动
引领农业发展新方向
依托寿光产业优势,举办系列“会中会”活动,进一步展现农业展会特色。本届展会坚持“蔬菜搭台、经贸唱戏”的办会原则,设置室内外展位2000多个,吸引全国各地3万名客商前来参展参会,展览内容涵盖了蔬菜园艺全产业链的先进产品、技术、模式和理念,为生产商、经销商和采购商搭建起了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与国内一流专业展览公司,知名科研院所、协会等合作,先后举办“中国食品安全万里行”启动仪式(2023中国乡村振兴食品农产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23中国(寿光)设施蔬菜园区发展大会等会议论坛活动,并成立了全国设施蔬菜发展联盟,使菜博会成为“寿光模式”输出的重要平台。
创新提升宣传推介
构建矩阵宣传新模式
本届展会通过阵地宣传、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和自媒体宣传全渠道发力,将菜博会和寿光蔬菜品牌进一步推向全国。
展会开始前,整合寿光全市广告位资源,打造从济南高铁西站到寿光城市出入口、交通干道,出租车、沿街店铺滚动字幕的全域广告形象宣传阵地,形成了全民知晓、喜迎盛会的浓厚氛围。4月20日开幕直播,百县联动,50余家主流媒体平台和117家县级融媒平台同步联动直播,全网浏览量突破6800万。展会期间,依托新媒体平台,设立“寿光菜博会”话题,菜博会高频热词经常占据热榜头条。邀请新华网全媒态“许丹睿工作室”以及多位网络大V聚焦菜博会。菜博会自媒体账号每天通过视频和直播宣传,会期浏览量达到2600万。
创新提升管理服务
推出“夜游菜博会”新产品
本届菜博会,首次启用悦湖公园和洛中两处临时停车场,运行临时停车场至菜博会免费摆渡大巴5000余次,摆渡客流8万余人次,确保了“五一”期间游客交通顺畅。会场内外配备了充足的安保、环卫、城管、园林、交通、消防、卫生等服务人员,游客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及时服务;在园区大门入口和旅行社服务区设立自助售票机,推行支付宝、微信支付自助取票,游客购票更加便捷。
据悉,第二十四届菜博会于5月30日闭幕,但是新技术、新品种、新业态、新模式的展览展示将继续进行。6月2日至9日各展馆将暂时关闭,进行维护提升。
6月10日起,部分展馆将重新开放到10月上旬。在此期间,将推出“畅游菜博园 · 蔬菜嘉年华”文旅新产品。白天,游客可以感受蔬菜科技和文化的魅力;夜晚,菜博园焕然一新,又成为夜消费、夜休闲、夜文化的新空间。新产品涵盖品牌文化餐饮、情怀文艺演出、特色街景餐车、儿童娱乐互动、啤酒音乐主题活动、后备箱集市、马戏团表演、“奇妙读蔬夜”等多种项目,让大家感受具有“烟火气”的夜间文旅新业态。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亚欣/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