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养生有道 | 立夏后,万物初盛,宜养心健脾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5-12 14:12:25

  开栏语: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如何适应四季轮转和气候的变化,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侵害、健康生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人们更加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既知养生之意,又得养生之法呢?顺应公众所需,我们推出原创栏目《养生有道》,邀请相关专家、学者针对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特点,用通俗易懂、浅显明了的语言,结合现代科学,将一些养生知识推荐给大家。如果您有与养生相关的问题或困惑,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邀请相关专家,针对热点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希望与您一起养出好身体。

  本期特约专家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天即将开始。乾卦巳月,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万物开始生长到茂盛阶段。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夏”对应于五脏的“心”。中医提醒,立夏养生,重点是养“心”。此时,人们的调摄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那到底该如何调养呢?对此,记者联系到了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心血管病科主任唐可清。

  (一)起居养生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后白天气温较高,人体汗出增多,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加上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因此立夏后应养成午睡的习惯。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预防多种心脏病的发生。但午睡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以内为宜。立夏后,就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做好防暑工作,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可以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

  (二)运动养生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立夏时节可以加强锻炼,但运动后要适当饮水或饮温盐水,以补充体液。夏季锻炼身体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

  (三)饮食养生

  立夏过后,气温逐渐攀升,人们容易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所以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另外,还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如苦瓜、莴笋、苦笋、南瓜、菠菜、金针菇、莲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夏季天气炎热,要多喝水,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切记少喝冰水,过凉的饮料会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对此,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心血管病科专家推荐以下两款药膳,可供市民参考。

  药膳推荐一:百莲四宝羹

  材料:

  银耳、莲子、百合、麦冬各6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上料放入锅中,加清水1000克,大火烧开,改用文火煨1小时左右。

  功效:

  滋阴润燥,养心安神。

  药膳推荐二:八宝荷叶饭

  材料:

  鲜荷叶(若用干荷叶需先用水泡软)1张,芡实、莲子、薏米各15克,糯米50克,大枣10克,荸荠、百合各60克。

  做法:

  百合、糯米、莲子、薏米、芡实泡涨,荸荠切丁。以上各料用荷叶包裹,马兰草扎紧,放入锅中,加水没过,煮开后改文火继续煮熟焖烂;将煮好的饭翻扣在汤盘内,打开荷叶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祛湿,益肺滋肾。

  策划:孙瑞永 王光伟

  统筹:李中伟 陈晓芳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路欣

  设计:苑清芳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