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专”字号护士③ | 练就一手“针功夫”的儿科护士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5-11 20:12:44
编者按:“顺风耳”“千里眼”“飞毛腿”……身怀这些绝技的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护理工作者。他们一袭素洁白衣,战斗在救死扶伤一线,而专科护士就是其中的拳头力量。
专科护士指的是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临床护理领域中具有强大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以及精湛的临床技能,且能向患者直接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护士。在第112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我市各大医院,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工作,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推出揭秘“专”字号护士系列报道,看他们如何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守护健康。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在医学界,儿科因为患儿年纪小,无法准确表达病情,尤其是一些婴幼儿血管较细,加上哭闹,进行静脉穿刺时难度较大,全靠医护人员自行观察判断,故也被称为“哑科”。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内一科护士长孙晓霞已在儿科工作了18个年头,她经验丰富,每次扎针几乎都一次成功,把让孩子少遭罪当成自己的追求。
孙晓霞去给患儿输液。
不断练习
多年来练就扎针技艺
11日上午9时多,孙晓霞正推着输液车去给患儿输液。患儿是一位6岁的女童,因为害怕不停地挣扎、哭泣,家长也无法安抚。孙晓霞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贴纸贴在了女童的衣服上,转移她的注意力,然后耐心地鼓励女童:“阿姨知道你一定很勇敢,这里还有好多贴纸,等打完针都奖励给你。”鼓励的话语让女童得到安抚,很快就完成了静脉穿刺,家长连连对孙晓霞表示感谢。
孙晓霞打从心里喜欢和孩子们打交道,有时为了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她与同事们不得不用点“小心思”。“小贴纸、糖果,还有鼓励,都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且你越夸他,他越想表现,很多四五岁的小朋友打针时可以一声不哭。”孙晓霞说。
孙晓霞给患儿输液。
但是在儿科,光会哄孩子是不够的,多年来,孙晓霞练就了一手“针功夫”。有次,她半夜接到同事的求助电话,一个高烧脱水的一个月大婴儿连续几针都没有扎成功。孙晓霞立即赶到医院,仔细了解患儿情况后,从孩子的腹部进行静脉穿刺,一次成功。
儿科护士要心理素质过硬
希望每个孩子都少受罪
“作为儿科护士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孙晓霞说,患儿看病时经常有多个家长陪同,几双眼睛同时盯着护士输液,会让护士产生一定压力。有的家长还要求必须一针扎好,但婴幼儿的血管很细,生病后血管不充盈,同时还存在挣扎、哭闹等配合度差的情况,一针无法成功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事。
孙晓霞认为,在儿科工作,细致、耐心、精湛的技术缺一不可。她常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巧无私传授给同事,只为能让每个孩子都少受罪。
孙晓霞为患儿进行雾化治疗。
虽然辛苦,但孙晓霞仍然选择在儿科工作。每天进病房前,孙晓霞都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孩子们心思单纯,就算生病脸上还是会挂着笑容,那种笑容会自然而然地感染我们。”孙晓霞说,工作多年,她遇到过很多暖心的瞬间,而那些瞬间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价的。“只要能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或者听到家长真诚的道谢,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
▼点击了解更多护士故事▼
策划: 王兵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王路欣/文图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