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春季饮食,老年人该怎么吃?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5-04 16:34:29
开栏语: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如何适应四季轮转和气候的变化,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侵害、健康生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人们更加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既知养生之意,又得养生之法呢?顺应公众所需,我们推出原创栏目《养生有道》,邀请相关专家、学者针对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特点,用通俗易懂、浅显明了的语言,结合现代科学,将一些养生知识推荐给大家。如果您有与养生相关的问题或困惑,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邀请相关专家,针对热点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希望与您一起养出好身体。
本期特约专家
春季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然而,多变的气温也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因此老年人在春季要十分注意饮食上的保健。不同于老年人在冬日的进补,春季肝气旺,老年人饮食宜清淡,以护肝护脾胃为主。其次还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防止细菌和病毒侵袭等等。那么,春季老人吃什么?怎么吃?如何在“吃”上做好养生?对此,记者联系到了阳光融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营养师杜慧真。
杜慧真表示,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选择应顺其自然。老年人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注意春季的科学饮食及食补方式,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食物品种要丰富,合理搭配,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特别注意多选深色叶菜(如油菜、青菜、菠菜、紫甘蓝等)。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果。每种吃得量少些,但种类多一些;不应用蔬菜替代水果。动物性食物换着吃。尽可能换着吃畜肉(如猪肉、羊肉、牛肉等)、禽肉(如鸡、鸭等)、鱼虾类以及蛋类食物。老年人从“吃”上做好养生,可做好以下4个方面。
1.要摄入足够量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品。动物性食物摄入总量应争取达到平均每日120-200克,其中鱼40-50克,畜禽肉40-50克,蛋类40-50克。推荐每日饮用300-400毫升牛奶。也可以选用酸奶、奶粉或其他奶制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进食,减少不必要的食物限制。保证摄入充足的大豆类制品,达到平均每天吃相当于15克大豆的推荐水平。
2.多吃深色蔬菜和水果。由于深色蔬菜中含有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多,每天吃绿色、红色或黄色蔬菜和水果。要考虑春天阳气开始上升的特征,特别适合吃一些温补阳气的蔬菜。蒜苗、洋葱、油菜、香菜、韭菜、萝卜、芹菜、菠菜等。
3.多吃谷类。谷类摄入量每日在200-300克,其中全谷物或杂豆应该50-150克;另外应该吃50-100克的薯类。薯类食物常见的就是红薯、土豆、芋头、山药这些,一方面它们里面聚积着大量淀粉,可以补充热量,可以当主食吃,另一方面它还可以补充精米白面里缺乏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钾、胡萝卜素等。
4.如果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孱瘦者、腰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者,均可利用春天这个季节,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选择适当的食补方法,以防病治病。老年人如有阴虚内热者,可选用清补的方法。这类食物有:梨、莲藕、荠菜、百合等。此类食物食性偏凉,食后有清热消炎作用,有助于改善不良体质。病中或病后恢复期的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退,应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吸收。如燕麦、玉米、大米小米,最好煮成粥,容易吸收。与此同时,注意起居规律,早睡早起,特别是腹部的保暖,顾护脾胃阳气。
策划:孙瑞永 王光伟
统筹:李中伟 陈晓芳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路欣
设计:苑清芳
责任编辑:陈晓芳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