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赵梓皓:潍坊古琴“拓荒者”(七)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4-16 14:10:19

赵梓皓(左)授课。

  与古琴结缘的20余年里,在“诸城派古琴传承人”责任的驱使下,赵梓皓不计得失地付出,成为推动诸城古琴再次萌芽和发展的“拓荒者”。随着第四届潍坊古琴艺术节的举办,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赵梓皓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创建琴社坚持传播 打开发展局面

  或许缘于父母均从事古文物研究,是被古文化“熏”大的孩子,赵梓皓10岁时,从收音机里听到古琴曲,一下子便被这种悠长的余韵吸引,自此与古琴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19岁的赵梓皓创建北海琴社,这是潍坊首家职业古琴馆。初创期,他遇到了不少问题。“古琴不容易和人亲近”,很多人来到琴社,把古琴当作古筝;赵梓皓邀请古琴名家来潍坊办讲座,却无人来听。

  潍坊虽然拥有历史悠久的诸城琴派,但人们对诸城古琴的认识,远远不及国内其他多个琴派,甚至大部分潍坊人都不知道有诸城派古琴。赵梓皓想,应给诸城派古琴留下一条新的脉络、新的枝丫,以促发展,这是他努力的方向。

  为了打开局面,赵梓皓开始组织古琴雅集和音乐会,让大家去听到、看到、摸到古琴。他还在各社交媒体开账户,发布简短、系列的深入浅出的内容,普及古琴文化知识,打消大家对古琴的一些刻板印象。

  经过3年的点滴灌溉,北海琴社在潍坊立住了脚。2014年,北海琴社被中国民族器乐学会批准为“诸城派古琴艺术中心”;2015年,被潍坊市委宣传部批准为“潍坊市古琴传习中心”;2022年,赵梓皓被潍坊市委宣传部评为“潍坊民间艺术大师”。赵梓皓带领北海琴社团队摸索前行,创下了众多潍坊“首个”:举办了首场潍坊古琴专场音乐会,在潍坊周边举办首场古琴巡演、首次在潍坊举办系列古琴公益课程活动,组织承办潍坊首个古琴主题的大型艺术节系列活动“潍坊古琴艺术节”等。

  借古琴重建文人精神任重道远

  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人乐坛上享有崇高地位,被誉为“文人音乐”。时代变了,古琴不应再曲高和寡。赵梓皓认为,并非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并非琴界人士都以文名世。

  “从现在的角度来理解,古琴是一种乐器,自然要走上舞台。但在古代,古琴主要是用来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个人品格的。”赵梓皓说,这要求演奏者既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技巧,又要用较高的视野去理解琴曲,并具有高度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

  古琴音量不大,曲子难懂,但声音坚实、厚度大、韵远,具有“金石之声”。古琴艺术的方方面面都渗透了儒、道、禅三家的思想。与打太极拳、书法、绘画等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核,左右手的动作儒雅、简静,形式上极为缓和,却内含刹那之间的爆发力。

  近年来,随着古琴文化的普及,赵梓皓的学生开始专业从事古琴教学或其他相关工作,进一步推动古琴文化艺术传承。通过努力,慢慢辐射到诸城、昌乐、寿光等县市区。

  “现在潍坊的古琴教育、古琴演奏、古琴制作这一系列古琴生态链慢慢完善了,这是我最初从北京回潍坊做古琴传承,最想看到的。”赵梓皓说,虽然现在弹琴、听琴的人数量上有所上升,但远不及其他乐种,要让更多人真正了解古琴、喜欢古琴,他们仍然任重道远。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