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琴家聚力古琴再受宠(六)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4-16 14:06:42

  诸城派古琴曾经进入高等学府,其传播起点高,影响深远,虽然经过了一个式微阶段,但当代诸城派古琴的推广已经看到阶段性成果,从无人问津到大众认可,拥有了大批拥趸。沙龙嘉宾表示,这是令人欣慰的。而前辈琴家的支持,更让人看到琴界的凝聚力,给当代琴人将推广诸城派古琴作为一生事业的信心。

  王笑天

  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级古琴传承人

  诸城派古琴影响深远

  诸城派古琴最早的琴人是王既甫和王冷泉,这是第一代,第二代是王心源,后又代代相传。

  康有为曾请王燕卿到南京授课,王心葵被蔡元培请到了北大授课,这在当时是开先河的。山东的两位琴家一南一北,从那以后,才有了中国古琴进入高等学府的先例,诸城派古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青年时期的王心葵曾到日本学习过6年西洋音乐,他回国后,到济南大明湖畔创德音琴社,并传授琴艺,培养了弟子12人,影响深远。

  1951年,曾有17首诸城派古琴曲在北京录制,那是诸城派古琴最早的音像资料,可惜没保存好,磁带粘在一起了,导致如今我们也无法听到。

  近年来,诸城派古琴经过不断发展,重回大众视线,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为了再现昔日辉煌,琴人应该共同努力,团结一致,携手共进。希望越来越多的古琴爱好者能够加入到学习弘扬诸城派古琴的队伍中来。

  赵梓皓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潍坊七弦琴院院长

  将诸城派古琴推广作为终生事业

  自古齐鲁为礼乐之邦,大批彪炳青史的杰出人物,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齐鲁文化。潍坊是山东的历史文化重镇,既是诸城琴派的故乡,又是中国古琴的发源地之一。从相传远古时代做五弦琴以歌《南风》的舜,到近现代的田翔千,以史料为依据,简述潍坊古琴历史,拾遗补缺。

  受不同地域文化和师承等因素的影响,古琴逐渐形成融合当地文化特征的不同派系。目前,公认的有九大古琴流派,诸城派就是其中之一。历史上,诸城派对我国近现代古琴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之后由于历史原因,诸城派古琴逐渐式微。2008年后,诸城派古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并没有改变其逐渐衰弱的趋势。

  中国古琴艺术对人们的影响很深远,看到这么多人喜欢古琴文化,想起古琴从无人问津到被大家接受认可,我十分欣慰,这也是我当初决心将诸城派古琴教育和推广作为自己终身奋斗事业的最好见证。

  刘枫岭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为发扬古琴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今天,在琴家们精彩而放松的讲解中,我们共同赏琴之清雅,品弦之妙趣,在古往今来的琴学欣赏中,达到“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潍坊古琴艺术节已举办四届了,我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看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古琴文化,我们十分欣慰。通过潍坊古琴艺术节,我也有机会面对面、近距离向琴家们学习、同台演出,这对于我来说,是特别难得的。

  今天,琴家们对潍坊古琴发展的认可和支持让我特别感动,我也切实感受到了大家对古琴这一传统艺术的深切热爱。此次盛会必将会对潍坊古琴起到发展和弘扬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以后我将继续向琴家们学习,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为传承和发扬古琴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张 杰

  古琴老师

  对古琴发自肺腑的喜爱

  今天的沙龙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听了几位琴家的讲解后,我对古琴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现在喜欢弹古琴的人很多,特别是很多年轻人被弹奏姿态吸引。但时代发展得太快,年轻人似乎更在意的是自己会不会弹,并不会俯下身来去一点点学习它的文化内涵,只学皮毛就难以将古琴文化完整系统地传承下去。听了马杰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学习古琴不是只懂弹奏技巧就够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加持。这需要时间、文化等多方面的积累。只有静下心来,深入进去,从基础学起,多去感受古琴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弹奏出一曲直抵人心的曲子。

  随着古琴文化的不断普及,很开心看到现在接受古琴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看到今天很多人远道而来,大家聚在这里既可以听琴家普及古琴文化,又可以现场听他们弹奏琴曲。现场看到很多人用手机拍下精彩一刻,大家此时此刻的心情都是一样的。这次沙龙活动,我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古琴文化发自肺腑的喜爱。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

  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