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股份合作制改革,面点坊“蒸”出甜日子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3-26 14:14:27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3月20日早上,在诸城市相州镇梧村社区经营一家饭店的孙淑娟,来到饭店对面的“蒸蒸日上”面点坊,订购了中午要用的馒头。这家面点坊是梧村社区依托股份合作制改革、利用自身粮食种植优势谋划实施的面点精深加工项目,刚运营了不到一个月,订单纷至沓来。

  据了解,去年以来,相州镇深入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让农民变“股民”,并以此与涉农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带动产业发展,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村民们都跟着受益。

孙淑娟直接从“蒸蒸日上面点坊订购馒头,非常便利。

  社区建起面点坊

  提升粮食附加值

  3月20日上午,诸城市相州镇梧村社区的村民曹芸,来到社区里刚营业不久的“蒸蒸日上”面点坊,穿好工作服,开始准备蒸馒头。在面点坊里,有压面机、和面机等各类机械设备,还有一台专用净水机。

  曹芸介绍,他们的馒头采用独特配方,以传统的“老面”发酵,用纯净水和牛奶和面,加工全程机械化,生产出来的馒头非常有嚼劲,麦香浓郁口感好,不但村民喜欢,本地企业也纷纷前来订购。

  孙淑娟说,以前饭店里用的馒头要跑到镇上去订购,非常麻烦。如今,饭店对面建起了面点坊,随用随拿,特别方便。主要是馒头口感特别好,近期来店里的客人都夸赞馒头好吃,她别提多高兴了。

曹芸正在面点坊里忙碌。

  今年梧村社区利用股份合作制改革机遇,围绕拉长粮食生产下游产业链条,提升粮食附加值,由社区经联社及5个网格股份合作社共同出资入股,谋划实施面点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50万元,改造原社区服务中心,以资产整合合作方式建立了这家面点坊,购置和面机、压面机等设备,原料全部使用社区自产的烟农1212、烟农215优质小麦面粉,主要生产普通馒头、奶味馒头、花样馒头、火烧、油饼、手抓饼等产品。

  梧村社区党委书记周晓华介绍,面点坊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线下主要服务当地企业、饭店及周边群众,线上主要销售面点坊包装打造的“蒸蒸日上”面点礼盒。他们依托镇党委政府搭建的综合性电商平台,通过短视频、种草笔记、直播等方式,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通过直播下单、网店订购等形式销往一、二线大城市,预计年利润可达30余万元,这样就有力提升了粮食附加值,畅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

梧村社区打造的“蒸蒸日上面点坊。

  农民变“股东”

  盘活农村资源要素

  打造“蒸蒸日上”面点坊,延伸粮食生产下游产业链条,是梧村社区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一个缩影。去年,在相州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梧村社区小梧村网格党支部在全镇率先成立了以网格党支部为引领的小梧村股份合作社,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

  小梧村网格党支部书记刘金龙介绍,他们发动105户农户参与到合作社中,共整合了500亩土地进行自主经营。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占股50%;村集体以资产入股,占股20%;理事会成员以资金入股,占股30%。

  年底收益全体成员按照持股比例进行分红,真正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有序流动,推动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了农民增收入、集体增收益。

面点坊馒头订单纷至沓来,曹芸非常高兴。

  去年,小梧村股份合作社年实现纯收入50万元,提取“公积金”后,可分配收入达到了30万元,其中,村集体分红6万元,理事会成员分红9万元,入社社员在获得保底收益的基础上,每股又分红300元,共分红15万元。

  村民王金芬说,用自家的土地入股村里的粮食种植合作社,不但每亩地可以获得1000元的保底收益,年底还能额外领取土地分红,村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心无旁骛务工赚钱,收入节节攀高,日子越过越甜。

  周晓华说,梧村社区交通位置便利,农田土地优渥,有着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社区辖小梧村、上曹村、中曹村、后曹村、料疃5个网格,注册成立了5个网格党支部领办股份合作社,1个社区党委领办的社区经联社。去年,小梧村网格先行先试生产经营型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今年社区经联社和5个网格股份合作社共同出资入股建设面点坊,原料由网格股份合作社自有基地提供,再进行生产加工,各网格按股分红。下一步,社区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在粮食深加工上下功夫,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加群众集体收益。

村民到面点坊买了一大袋馒头。

  依托股份合作制改革

  推动粮食规模化经营发展

  刘金龙介绍,有了党组织引领的股份合作社为依托,他们就有了推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底气。合作社成员全部持股入社,他们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组建链接集体和农户、集聚资源要素、对接涉农企业的市场化主体,有力盘活了农村资源要素,让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去年,小梧村股份合作社贷款100万元与密州种业有限公司合作托管土地1100余亩开展良种繁育,实现入库良种141万斤,多获得收益28万元,集体收益6万多元,农户亩均增收180—240元。合作社还积极承接小麦增产实验,网格种植的马兰1号、烟农1212分别以亩产810公斤、803.1公斤获得潍坊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在夏粮增收的基础上,依托密州种业成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全力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优化种植模式,深挖发展潜力,为相州镇全镇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提供了示范样板。

  据悉,近年来,相州镇先试先行,在诸城市率先探索股份合作制改革,确立了“整镇授信+整镇托管+整镇改良”的粮食规模化经营发展路径。在诸城市第一个在全镇71个网格全部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全国第一家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整镇授信试点单位。以土地入股形式整合农户土地开展大田托管,推动38个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托管服务土地3.3万亩。创造性打造股份合作孵化中心,找准定位、整合资源、靶向施策,加强股份合作社发展指导培训,全面开展土地股份型、劳务服务型、资产整合型、生产经营型“四大合作”孵化培训,真正蹚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子”、打造了“新样本”、创造了“新钱景”。

  今年,相州镇还将扎实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做实网格党支部,做实股份合作社,注重抓扩量,抓增收,抓园区。坚持“三年内整镇托管”发展目标不动摇,力争新增粮食规模化经营2万亩以上。加大央企、国企、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打造“全环节”良种育繁推、“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全链条”产业融合的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在做优上,做优粮食链条,做优“一村一品”,做优“数商兴农”。用好数字三农大数据平台,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通过电商直播带货,搭建“锦绣相州”直播矩阵,促进相州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走向大市场,真正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李国栋/文图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