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泮森:“王伯祥书记号召20余万人,用‘小推车’推出一片新寿北”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3-16 08:37:01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3月15日下午,在寿光市羊口镇单家庄子村的蔬菜大棚里,村民陈亿军正在忙碌着。他种植着两个棚的贝贝南瓜,一年收入接近十万元。在他们村里,像他一样种植蔬菜大棚的村民还有不少。陈亿军说,大家伙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得益于当年的寿北大开发。
寿光市羊口镇单家庄子村村民陈亿军在整理贝贝南瓜苗。
位于寿光市北部的单家庄子村,曾经是一片盐碱荒滩,夏天的时候地里是一片水,冬天的时候地里是一片碱,连粮食产量都非常低,更别说种蔬菜了,当地百姓过得非常苦。
不单单是这个村,当时寿北120万亩盐碱地几乎是寸草不生,来了潮,水汪汪,退了潮,白茫茫,种粮粮不收,种树树不长。从寿北农村走出来的王伯祥和他的同事们,几经调查、研究、座谈,决定开展寿北开发。他坚信,只要因地制宜,把盐碱滩都搞成高标准的台田、盐田、养虾池,老百姓就能吃上饭了。
寿光市羊口镇单家庄子村的大棚。
单家庄子村由此迎来了改变的契机。1987年10月8日,治理寿北“北大洼”的战役正式展开,王伯祥号召全县调集了20余万民众浩浩荡荡开进北大洼,对这片盐碱地进行大改造。
今年82岁的张泮森,是当时单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对当时寿北壮观的场景记忆犹新。张泮森说,当时整个寿北大地人潮汹涌,成千上万的人推着小推车、地排车等车辆奔向这里,村民家里、村里道路上,都是来支援建设的寿光人民。村里住不开了,大家伙就在地里搭起棚子,住在地里。
寿光市羊口镇单家庄子村82岁的张泮森回忆开发寿北的情景。
寿光北部拉原料的火车。
当时,伯祥书记不但运筹帷幄,更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在寿北开发的第三天,他就把铺盖搬到了工地,和大伙在北大洼里一起滚泥巴。在他的亲身带领下,20余万人斗志昂扬,埋锅造饭,搭建窝棚,埋头苦干,对盐碱地一米米进行改造。“干部与群众一起风餐露宿,战天斗地,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感觉心情很激动。”张泮森说,在他心里,王伯祥书记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今年55岁的村民麻树德也参与了当时的大改造。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对此印象非常深刻:自己推着小推车往坡上走,需要两三个人帮着一起拉,有时候大家一泄劲,小推车就翻了,只能重新来。“刚吃饱饭时,感觉全身都是力气,可推上没几次,就感觉又饥肠辘辘、全身乏力了。”麻树德笑着说,回想起当时艰苦奋战的场景,依旧觉得热血沸腾。
昔日盐碱滩长出了嫩绿的麦苗,生机无限。
张泮森说,如果没有伯祥书记的号召,没有20余万寿光人民为寿北洒下的汗水,哪有现在村民过的好日子。可以说,现在寿北的这片新天地,就是寿光人民用“小推车”给推出来的。
像这样规模的开发连续干了五年,巨龙式的大坝将海水拦在坝外,坝内60万亩盐碱地变成了高标准的棉田,40万亩潮间带变成了高标准的盐田,20万亩滩涂建成了高标准的养虾池,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今日的“聚宝盆”,现代化城镇羊口俨然有了小城市的模样,占据着寿光面积近56%的寿北大地更是生机勃发。
寿光市羊口镇单家庄子村的部分盐田。
寿光市羊口镇齐家庄子村里,新建的别墅群分外抢眼。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文 巩建国/图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