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康家庄站:地下党机智躲过搜查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3-03-12 16:40:56

康家庄站

  1930年,康家庄站建站,在这座小站上发生了不少故事。康家庄村是一个大村,著名革命党人刘冠三即出生在这里,他在独立斗争中直接领导了山东胶济铁路沿线诸县的起义。地下党员王次文在康家庄站上车,不巧遇到日军搜查,他与未婚妻机智躲过。后来,他又冒着生命危险成功策反国民党将领蔡晋康。

  遗存建筑二十余处 刘冠三生于康家庄

  由于离高密太近,康家庄火车站自1930年3月1日建站以来没有办理过货运业务,但是,却办理快件。以前百姓向外寄点东西,打好包,到车站填好表,交上钱,待火车来了,上下旅客的同时,这些快件被装进行李车,运往各地。

  2006年胶济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康家庄站撤消,如今许多遗存站舍已经开始衰败。

  车站现遗存的建筑多为仿德日建筑。康家庄站遗存的老候车室内有一小小窗口,应该是售票窗口,候车厅很小,进入车站的大门已被封死,木窗也脱落,顶棚漏顶。可以看见瓦下铺了红松板,板下为红松木梁,一百多年了,这些松梁依然干爽,下吊龙骨依然结实。这间小候车室为胶济铁路管理局于1930年所建,车站仿造胶济沿线其他车站形式,依然采用中西合璧方式,外观与中国房屋不同,但是,中国元素也可以一眼看出;特别是日式建筑更加突出,红瓦,唯两侧山墙起脊方式与中式房屋不同。

  康家庄火车站现遗存1930年后建筑仍有二十余处,临街。

  虽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车站,但依然发生了很多故事。

  康家庄站曾名辛店站、张家大庄站、毛家庄站,因康家庄知名度大,1931年改称康家庄站,沿用至今。德建时,未在康家庄设站。值得注意的是,康家庄站这段线路通车较岞山站晚了近一年,原因是抗德案领导者孙文即是离康家庄站5公里外的官亭村人。

  康家庄火车站南面,即是康家庄村,著名革命党人刘冠三即出生在这里。“南有孙中山,北有刘冠三”,刘冠三是国内较早加入中国同盟会的山东革命党人之一。武昌起义前,在山东和北方各省反清斗争的宣传组织方面,刘冠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独立斗争中,他坚持武装斗争的正确方向,直接领导了山东胶济铁路沿线诸县的起义。在后来的反袁斗争和其他民主斗争中,刘冠三不屈不挠,坚持革命立场,是一个充满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的志士。

  日军搜身情况紧急 王次文出险招躲过

  地下党员王次文的故事也同样波澜壮阔。王次文(又名徐忠)。1938年3月初,王次文和未婚妻在康家庄站踏上火车,有人悄悄塞给他一张传单,他看了一眼,将传单悄悄塞进了车厢的缝隙里。此时的王次文已经入党近一年时间,是胶南中共地下联络站中的一员。他们以单线联络,王次文的上线是彭特夫,下线是同乡王同年。

  日本宪兵在车厢内来回走动,任意搜身。整条胶济铁路都弥漫在鹰犬的戾气之中。日本人搜查一切可疑之人,包括使用中国银行制币,发现谁没有使用日本银行发行的纸币,所有的钱将被没收,并且会遭到审查与逼问。正在潍县中学上学的王次文与未婚妻都带了学费,学校为对抗日本钱币的占领,要求所有学生尽量使用中国发行的钱币。王次文将钱全都塞进了袜子里。

  过岞山火车站时,日本宪兵再次进行了一次搜查,王次文发现发传单的人被两个日本兵押着带下了车,脸上有血流下。

  中午时分,火车抵达潍县站。王次文出站时,发现日本宪兵正在搜身,许多学生将钱藏在袜子里,都被搜出来了。一个又一个学生被宪兵打倒在地,军犬扑到学生的身上不停撕咬。王次文扶着几要晕倒的未婚妻,径直走向宪兵,还未等宪兵发号施令,他就将没有藏钱的鞋子脱了下来,从容不迫地脱下袜子。日本宪兵见他如此镇定,扯着王次文的长袍,将两人推出了车站。

  6月,王次文回到康家庄结婚。在火车站下面办了一所小学。8月的一天,火车上下来一个陌生人,手里拿着一把大大的油纸伞,他推开王次文办公室的房门,向他点了点头。撑开伞,伞的内壁上写着“特夫”二字。陌生人说:“他被日本人抓走了,在胶州马店被枪杀了。你们这条线断了,不要再去以前的联络点了。”说完,陌生人再次向王次文点点头,将伞收起来,放到王次文的桌上,转身离去。

  王次文赶紧去找他的下线王同年,还没走到王同年家里,就有人告诉他:“王同年是共产党员,刚刚被你叔丈人活埋在河滩上了。”“叔丈人”,即是王次文岳父的三弟,时任日伪区长。从此,王次文不得不化名为徐忠。1941年,王次文的岳父曾找他谈过一次话,大意是有人传言王次文是共产党员。对此,王次文一口否定。而且,岳父的三弟正在紧锣密鼓打击区内共产党员。

  在岳父的庇护下,王次文暂时安全。不想,岳父忽染疾病去世,正为哥哥操办后事的伪区长早早就撒下天罗地网,在康家庄站和高密站布下暗哨,只等回乡送葬的王次文。

  消息被王次文的小姨子得知,她深夜跑到姐姐家报信,因此,王次文没有回乡。解放战争结束后,王次文的叔丈人被枪决于康家庄东侧的五龙河滩。

  青岛全境顺利解放 我党掌握胶济全线

  蔡晋康是蔡家庄人,与王次文算是同乡。蔡晋康在抗日战争初期,曾任国民党山东省第九区特派员兼保安司令,一度同我军联合抗日。1939年底,蔡晋康部与我军开始有了“摩擦”。1941年3月,蔡晋康部被胶东八路军主力部队击溃,损失惨重。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国民党把蔡晋康部残余兵力缩编成一个团,他对此不满。此后,他又在青岛流亭和赵村等地募集旧部,成立了“山东省保安第2旅”,任少将副旅长兼第6团团长。

  1949年2月,蔡晋康奉命开赴青岛外围薛家岛前沿阵地驻守。淮海战役后,他感到国民党大势已去,开始考虑今后的出路。

  1949年春,山东全境大部解放,国民党军队仍盘踞在青岛及其外围的即墨、胶州湾西南岸的薛家岛。为解放青岛,全线解放胶济铁路,山东军区成立青(岛)即(墨)战役指挥部,许世友任指挥,谭希林、刘涌任副指挥。在胶州湾西南岸,滨北军分区独立1团和胶南县指挥部接受了解放薛家岛的任务,由独立1团统一指挥。

  胶东军区和滨北军分区敌工部门了解到蔡晋康有动摇之心后,派胶东军区联络部长赵清如和秘书胡育才、王次文等人展开工作,促其起义。王次文多次找到蔡晋康谈话,讲明利害,蔡晋康与副团长杜再生密商,与我方多次接触,表示在适当时机起义。遵照中央军委的部署,1949年4月30日,人民解放军第32军为主力围攻青岛,兵分三路,自北向南推进。5月3日,攻城部队向青岛市郊守敌发起攻击。5月26日晚,蔡晋康以开会为名,扣押了团少校政治指导员陈幼明等反对起义的10余名军官,在马家濠前线率团2000余人(含旅部特务连)起义。晚10时,我军顺利进入其防区,占领了薛家岛西部。经过多轮拉锯战,青岛全境顺利解放,胶济铁路全线正式掌握在我党手中。

  地下党员多是无名英雄。多年后,王次文才得到他的上线彭特夫的消息。当年,彭特夫被日本人抓去,后成功脱险,并没有死。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