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震救援日记④丨凌晨火光,温暖且亮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2-16 09:52:43
这几天,土耳其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潍坊高密34岁的宫玉林作为专业救援力量,奔赴土耳其执行救援任务。潍坊融媒联合高密市盛舜救援中心推出“土耳其地震救援日记”,用第一视角记录震区现场,让更多人了解一线情况,也共同致敬无悔付出的中国救援力量。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当地时间2月16日凌晨1时,宫玉林与同组的救援队员一起围在一处火堆旁烤火取暖,火堆温暖了救援队员,让他们的心里再次燃起光亮。取暖时,他们探讨着下一步的救援方案。这一刻,不同国家的人聚在一起,心向着同一个方向,那就是尽可能找到幸存者或者遇难者遗体。
这是宫玉林进行救援的第三天,他们带着破拆装备、液压顶杆、生命探测仪,配合当地的消防部门开展救援工作。采取边清理、边支撑、边排查的搜索方式,利用挖掘机等重型机械,对建筑废墟进行层剥式清理和结构支撑,使用技术手段对疑似信号位置重点排查。
救援队员们在商量救援方案。
从开始救援的第一天,宫玉林从未脱下衣服鞋子,即便睡觉也穿戴整齐,因为不知道哪一刻就接到紧急任务。宫玉林去一处地下车库搜寻时,地下车库内有积水,他的鞋子全湿透了。他却没有备用鞋子,因为在临行前他在救援装备和备用鞋子之间选择了前者,把仅有的空间留给了装备。凌晨低温,一阵阵凉意从脚底袭来。
救援队员们在休息取暖。
从倒塌的建筑物里,现场救援队员收集了一些废旧木材,燃起火堆,宫玉林将湿透的鞋子拿到火堆旁烤着。与日间救援相比,夜里开展救援的难点在于黑暗带来的视线障碍和天寒地冻下的保暖问题。在能找到旧木材的情况下,靠在火堆旁烤火取暖,让每一个救援队员都很满足。
“到火堆旁烤火休息一下,火光照亮周围,不光是身体上的温暖,也让我们感受到光明。”宫玉林说,如果找不到木材,也就无法起火取暖,太冷的时候就只能跺跺脚、搓搓手。
烤火时,现场的搜救队员相互打气,这时候这种鼓励尤为重要。一位西班牙救援队员与宫玉林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说等救援结束安全回国后,也可以时常联系,毕竟是一同有过难忘经历的“战友”。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常方方
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