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谈谈煎饼那些事

来源:半岛网   发布时间:2023-02-15 14:48:32

  蒲松龄《煎饼赋》中有言, “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要谈山东美食,煎饼必然可以“抛头露面”。

  历史因素是影响煎饼文化的重要原因。饼食在中国史前已经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史前人的盘中餐不仅有面条,还有煎饼、烤饼之类。仰韶人已经创制陶鏊之类的烹饪器具,到目前为止,煎饼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煎饼的实用性使其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保存。冯玉祥隐居泰山时撰写了《煎饼——抗日与军食》,介绍制作煎饼的原料、方法等内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冯玉祥将此书送给蒋介石,希望能解决军粮补给问题。煎饼是极具有文化感的面食,如今它更成为了一种鲜明的历史文化符号,体现着脉脉传承的温情。

  人文因素是影响煎饼文化的重要原因。首先,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受儒家“中庸”思想的陶冶,当地的饮食文化也具有“和”的韵味。同样地煎饼作为土生土长的经典美食,也被赋予敦厚平和、质朴平淡的境界。因为制作煎饼的鏊子是圆的,所以刚烙出的煎饼也是圆的。“圆” 有包容、中和、和谐之意,象征着儒家思想的“中庸”。其次,是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从原料种类上来讲,山东煎饼有小麦煎饼、玉米煎饼、小米煎饼等,品种多样,同时每一种煎饼又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吃法。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意蕴形成了丰富而有意味的煎饼文化。

  环境因素也是构成煎饼文化的原因之一。首先,山东省的地形条件可为煎饼提供种类丰富的原料。山东省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为主,且自古以来就是开发较早、种植业发达的地区,生产的粮食品种丰富,所产的有生葱、高粱、玉米、韭菜等作物,多样的作物为煎饼的制作提供了最佳选择。其次,煎饼的生产场所为它能够普遍地被齐鲁地区人民食用提供了条件。煎饼作为山东经典的本土小吃,饭店酒楼里通常是很难一饱口福的,唯有到一个个推着小车的商贩处才能品味到含着浓郁鲁味文化的市民小吃。说它是市民小吃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是千千万万山东人每天的必备早点,虽然平民之极,但是却也别有一番精致在其中。

  打造煎饼文化新时代新发展形式。煎饼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山东子民,无论从其原料的种类,制作的程序还是所承载的文化记忆方面,都可以感受到煎饼所具有的文化认同感。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煎饼也日益变化发展着,逐渐遍布于全国多个地区,由于品种繁多、口味多样以及平民化的“地摊”经济的发展形式越来越为普通民众所接受。煎饼与时俱进,跟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煎饼果子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民俗小吃。同时,对煎饼文化的新传承方式,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模式,积极拓宽营销渠道,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煎饼文化不断走向未来。(樱宁)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