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新春走基层 | 葡萄园里抢冬时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1-14 08:42:18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1月13日,农历腊月二十二。按往年习惯,村里都开始忙年了,但在寒亭区京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大棚里,生产厂长王勇正带着几个工人在收拾葡萄架。施肥、浇冬水、冬剪……王勇掰着指头跟记者细数年前要干的活。都说农活有冬闲,可在葡萄园里,一年四季都是忙碌的。

   “基本上没闲着,等会儿剪完枝我还要去仓库打包发货,一直得忙到腊月二十八。”54岁的王大姐是牟家庄子村的村民,自从来了葡萄园,就没有冬闲这一说了。她的几个工友也都是附近村里的,每月收入4500元,有事做、能赚钱,大家很知足。

   潍坊市“两会”召开后,市政协委员、京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延杰立即投入了高强度的工作中,出差见客户、敲定新订单、上门拜会农业专家、带领工人下地干活……袁延杰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几乎没怎么休过周末。

   “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关注的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提升现代农业水平这些内容都提到了,心一下子就落地了。”另一重信心来源于这些年的经验积累。进入农业领域多年,袁延杰带着团队北上南下,几乎跑遍了全国。得益于山东半岛的气候和纬度优势,加上科技赋能,目前半岛地区出产的多个种类果品已经牢牢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其中,就包括葡萄。

   “我对潍坊农业的当下和未来充满信心。”袁延杰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充足的信心和干劲。新年伊始,京琪农业在已有的1100亩大棚的基础上,再次流转3000亩土地,计划新增22个葡萄品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合作成立工作站,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智慧化、数字化、科技化水平。

   万物皆遵循规律生长。冬季是植物的调整期,其实也是企业的调整期。越是冬天,越要积蓄能量,期待春暖花开之时厚积薄发。

   经过几年发展,京琪农业的葡萄已经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站稳了脚跟,价格非常稳定。在守好基本盘的基础上,公司继续布局增量市场,拓展更多优质市场端所在的城市范围。“只要产品做好了,高效农业的前景依然光明远大。”袁延杰说,目前大半葡萄园已经与各地果品经销商签订了包销合同,新一年的葡萄畅销基本成定局。

   调整期内,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葡萄园里,各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轮番上场,隔一段时间,公司就组织专家给工人进行一次培训。葡萄园内正在进行的冬剪,看似简单但包含着大学问。“这个新技术是从一位专家那里学来的。”王勇介绍说,用新技术剪出来的枝蔓长短、粗细几乎一致,枝蔓断面也非常干净,大大增强了葡萄的健壮性,为下一季丰产奠定了基础。

   小小的放风口也有科技的影子。棚内安装了专业设备,实时上传棚内湿度、温度数据,终端经过分析自动进行放风口打开和闭合操作,无需人工介入。“以前种地是看天吃饭,现在是看屏幕吃饭了。”王勇说。

   与科技相比,“人”也一样重要。葡萄园的工人大多来自周边村庄,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葡萄园给工人们放了假,也调整了工作时间,目前总体保持正常工作节奏。但“用工决赛”在节后,节后怎么复工、怎么跟上春季生产,是葡萄园避不开的问题。

   快布置、快行动,应对节后可能出现的用工问题,袁延杰最近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与几家劳务公司加大沟通,提前预留用工人数。同时,沿用过去一些留工的好做法,比如临时提高工人工资、对外地工人开展点对点接返服务等,尽量保障用工充足。

   “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几年前,袁延杰在外地出差时听到了这句话,让他印象深刻。做农业,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尽管不轻松,但他很开心。冬季的葡萄园内,一条绿色的发展之路,已经全面铺开。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薛静/文

责任编辑:封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