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1-03 10:55:39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8日在潍坊市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孟祥刚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全市法院收案19.6万件,结案20.6万件,标的额179亿元,其中市法院结案率92.8%、结收比111%、人均结案278件,均居全省第一位。55个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突出党建引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结合重点工作制定行动方案,开展专题宣讲、主题党日等“十个一”系列活动。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市委决策部署在法院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在全市法院开展“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办法、有纪律”演讲比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和“两个确立”主题教育活动,经验做法被最高法院、省高院领导批示肯定,最高法院工作简报刊发推广。

  坚定不移抓党建。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支部建在庭上、党小组设在团队上、党员形象亮在岗上,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出台《落实“一岗双责”实施办法》,组织干警全员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推行支部书记带头“谈廉政”。党建引领带动办案质效全面提升,全市法院结案率与去年相比跃升11个位次,未结案件数下降49.6%,降幅全省最高。市中院党建品牌“‘红’潍天平·时代先锋”被评为市直机关“十佳”党建品牌。

  持之以恒强能力。开展优秀文书、案例、庭审、司法建议、调研成果“五优评选”,举办办案经验交流会,培育“能办案、能调研、能讲课”法官,28名干警被评为省、市审判业务专家。开展全市法院首届十佳“办案能手”“青年法官”“青年岗位标兵”评选活动,选树先进模范151人,用身边典型点燃创先争优激情。全市法院涌现出一批新时代先进典型,36篇学术论文、裁判文书、典型案例在全省、全国获奖。

  二、全力服务大局,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深化平安潍坊建设。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审结涉黑恶案件9件,严惩罪犯45名,适用财产刑20人。始终保持依法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60件67人。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依法惩处校园犯罪,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105名少审法官被聘为法治副校长,组织模拟法庭、警示教育21场3400余人次。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宣判25案46人,为群众追回损失2268.1万元,守好百姓“养老钱”,经验做法被《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1起案例入选最高法院首批典型案例,全省唯一。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审结金融案件1.1万件,标的额28.2亿元。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105件,1起案例获评全省知识产权审判二十周年精品文书。推动环资审判机构全覆盖,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03件,守护潍坊蓝天、碧水。完善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审结破产及清算案件26件。创新“预重整”“出售式重整”“清算式重整”等做法,审结破产重整案件9件,数量历年最多,探索走出一条司法救治困企的新路子。

  推进法治潍坊建设。审结行政案件1322件,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率100%,办理非诉执行案件2647件。公开发布行政司法审查报告及典型案例,向有关部门提出防范金融诈骗、幼儿园消防安全整改等司法建议30余条,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法官六进”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统筹保障疫情防控。出台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13条措施,全市法院网上立案13.8万件,云庭审、云调解3.4万件,实现“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助力市场主体减负纾困,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与工商联联合印制法律风险防控指南,妥善化解涉企纠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全市法院先后派出干警到车站、高速口、基层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3600余人次。

  三、坚持人民至上,依法保障民生福祉

  加强民生权益保护。依法审结婚姻家庭、人身损害、劳动争议等民事案件8.6万件,40%的案件通过调解和解方式化解。依法服务保障“三个模式”拓展创新,妥善处结农村土地承包、确权、流转等纠纷310件。依法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审结国家赔偿案件27件,发放司法救助金302.8万元,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172.7万元。联合市检察院在市中院设立接访室,探索创新新形势下检法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径。全力做好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维护胜诉合法权益。采取有力措施,执结各类案件8.7万件,结案标的额121亿元,同比增长10.4%和15.7%。开展“凌晨亮剑”“暖冬执行”等集中执行行动40余次,执结相关案件4756件,标的额17亿元。联合公安、社保等部门,出台执行协作意见,向联动部门推送信息2.1万人次,办理拒执罪案件10件,拘留、拘传、罚款4100余人。持续开展“曝光行动”,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5万例,限制高消费16.3万人次,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创新网上悬赏机制,发布悬赏公告56期,有力震慑了失信被执行人。2起案例入选全省法院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执行典型案例。

  提高诉讼服务水平。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12368热线接听率、工单协调解决率均为100%,诉讼服务综合指标居全省前列。发挥速裁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快简便省”优势,组建“调裁一体”的速裁团队86个,速裁案件3.1万件,平均办案周期缩短12天。发挥人民法庭司法服务“桥头堡”作用,开展巡回审判110次,在人民法庭建有人民调解室54处,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9万件,解答法律咨询3.2万人次,56处人民法庭审结案件4.1万件,占全市一审民事案件的47.7%,《人民法院报》专题推介。

  四、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深化改革创新

  自觉接受监督。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法院开放日、旁听庭审、参与调解、见证执行2700余人次,院领导走访代表、委员820人次。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决议的落实意见。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组织全市法院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积极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等相关制度。广泛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定期向政协通报重点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23场,裁判文书上网10.8万份,庭审直播案件3.1万件,上网和直播数量居于全省前列。

  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审判执行权的监督,确保放权不放任、用权受监督。加大对下指导力度,推行类案检索、法律适用解答、发改案件评析等措施,统一裁判尺度,提高办案质量。按照“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标准组建审判团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均衡分案,释放办案潜能。全市法院人均办案274件,同比增长20件,居全省前列。

  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党建业务融合、审判执行攻坚战行动、多元解纷机制等经验,全市法院党建能力、执法办案、作风建设明显提升。坚持把“枫桥经验”与“平安建设”有机结合,深化“潍‘和’坊‘安’”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一审收案和衍生案件数量实现“双下降”,相关经验被《人民法院报》专版报道,省高院专门下发通知在全省推广。

  2023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争一等、争第一”,躬身入局、担当作为,为潍坊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是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能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加力实施“四个赋能”,统筹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三是进一步提升严格公正司法水平。加强民生领域司法保障,完善“潍‘和’坊‘安’”多元解纷机制,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锻造党和人民满意、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