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仓皇撤退上海维修待命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11-28 19:44:32

蒋介石巡视重庆舰。

“重庆号”停泊在葫芦岛港。(资料图片)

  舰上的重炮日夜炮击,并未挽回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败局。“重庆号”去接应某军残部,在混乱中撤离,又奉命前往烟台掩护另一些国民党军队从海上撤退。“重庆号”于1949年2月27日驶向吴淞口外待命,官兵登岸休假时,得到的却是一连串坏消息。

  被迫兑换金圆券

  蒋介石登舰开会

  “重庆号”回国的节点,正值国共双方在东北战场展开激烈争夺的时刻。东北战场岌岌可危,世界一流战舰“重庆号”的到来无疑给国民党政府注入一剂强心针。各路人马纷纷登舰参观,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参谋长周宪章,国民党高官孙科、何应钦、白崇禧、蒋经国等,纷纷携眷前往,高官云集于舰船之上。

  完成接待任务后,“重庆号”前往上海,此时国统区经济濒临崩溃,投机倒把,贪污腐败,人们生活于饥馑和黑暗之中。为控制飞涨的物价,国民党启动金圆券改革,岂料物价一日三涨,金圆券沦为一堆废纸,这让全舰官兵度日如年。他们刚从国外归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外币,官方强行要求士兵兑换金圆券。舰艇上的炊事班长吴德胜将辛苦积攒的400多英镑和一些黄金兑换成了金圆券,徐力也将仅有的55英镑和400港币兑换,怎料一个月后价值全无。很多普通士兵沦落至破产境地,许多人几欲自杀。

  1948年10月,“重庆号”正停泊在吴淞口外待命,海军参谋长周宪章突然登舰,下达了紧急开航命令,并对水兵们封锁航行消息。谁也不知军舰将开往哪里,执行什么任务,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全速前进的“重庆号”驶进渤海湾向塘沾靠近,由于水浅未能停靠码头,只好停航。当天下午3时许,一艘驳船悄悄驶近,在几十名便衣武装人员前后左右护卫下,头戴黑色礼帽、身披黑色斗篷的蒋介石登上了军舰,在桂永清的陪同下进入司令住舱,随即侍卫、厨师等人也纷纷登舰。

  1948年10月6日,军舰自塘沽北上,开往葫芦岛。当晚,蒋介石在舰上召集辽沈战区高级军事会议,到会的有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副司令范汉杰和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等。会议开至凌晨始散,蒋介石部署了辽沈作战方针、具体战术。次日上午,蒋介石身着戎装,在“重庆号”仪仗队鼓号声中离舰去锦西、锦州一带视察,并召集当地蒋军营长以上军宫讲话。当晚,蒋介石又回“重庆号”,破格宴请驻葫芦岛各师师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以鼓舞士气。第二天还通过舰上广播系统对全舰官兵训话,并与全体官兵合影。

  国民党军难挽败局 各舰船逃出辽河口

  “重庆号”送走蒋介石又返回葫芦岛。桂永清奉命坐镇,指挥包括“重庆号”“太平号”在内的海军舰艇抛锚在葫芦岛港外浅海域,利用舰上的重炮,全力向抢占塔山、高桥地区的人民解放军轰击,巨大的炮弹呼啸着射向远方,日夜不停的炮击并没有挽回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败局,塔山、高桥终被人民解放军攻占。

  国民党军队在锦州战役失利,导致了一场从葫芦岛海上的大溃逃。从各处征调来的轮船、帆船停满海面,船只往返接运一批批残兵败将和给养装备。港口仓库里大量刚刚运到的面粉、冬服,又被搬回舰上运走,此时枪炮声渐渐逼近,港口守军早已乱成一团,“重庆号”派出的抢运组也赶紧收兵,一时舰内堆积了不少成袋的面粉。在海军掩护下,一部分败军终于撤离了葫芦岛。最后离港的重庆舰驶往营口海面,去接应某军的残部,以使他们逃脱被全歼的命运。军舰停泊在辽河口外,对营口市的情况一直不明,经过研究,派出一艘武装汽艇,试探着逆辽河而上,才与败军取得联系。随后一艘征调来的商船和几艘海军登陆艇靠上营口码头,潮水般的溃军顿时拥挤成一团,争先恐后地上船逃命,但船少人多,很快超员满载。可隆隆枪炮声逼近,催使各船舰慌忙解缆离开码头。

  未及上船的军人都慌了手脚,有的破口大骂海军见死不救,有的气急败坏地开枪示威,不让各舰船离去。登陆艇上的水兵也不示弱,将艇上的机关枪、火炮一齐瞄准岸上。此时刚搬到轮船上的一堆弹药偏又突然爆炸。声声巨响加上浓烟烈火,使挤满舱面的人群呼天号地,四下逃散。有些人不顾死活拼命往岸上跳,也有人走投无路跳到河中。在一片混乱之中,各舰船扔下岸上那些焦急的军人,丢弃了大量装备及熊熊燃烧着的轮船,逃出辽河口,仓皇撤离东北。

  执行海上撤退命令

  士兵生活陷入困境

  “重庆号”奉命断后并前往烟台去执行掩护另一些国民党军从海上撤退的命令。此时,码头上塞满了逃难的人群,有些是达官贵人的眷属,有些是背井离乡的群众,都向船舰呼喊救命。桂永清火急火燎地调动各船艇运人,但是杯水车薪又无济于事,最后还是一走了之。

  “重庆号”最后返回上海,停在高昌庙造船厂的船坞中进行小修。水兵们盼来了上岸的机会,不料充斥上海滩街头的从东北各战场溃逃来的散兵游勇和伤员,对不肯在患难之中拉上一把的水兵由憎恨变为大打出手,他们只要见到穿“水兵服”的就群起而攻之。重庆舰的水兵也自然深受其害。为了避免遭受袭击,水兵只好在上岸时换上便装。

  金圆券改革失败,纸币沦为废纸,水兵们一个月的薪金只够买两碗阳春面吃,士兵生活陷入困境,人人牢骚满腹,悲愤不已。社会的大局势也影响到“重庆号”上的士兵,大批士兵开小差一走了之,另谋出路,有的去了外国商船当了水手,有的投奔了解放区……“重庆号”很快减员近百人,海军司令部也不得不从江阴练兵营调来100余名新兵补充编制。

  经过维修的“重庆号”,于1949年2月27日出坞,驶向吴淞口外抛锚待命。全舰人员立刻忙碌起来,加油上水……英国军舰“伦敦号”还运来了大量的英制炮弹。此时关于“重庆号”的未来,舰内人员有各种猜测。有人认为要北上青岛执行新的任务,也有人担心“重庆号”会逆流而上,去担当封锁长江、阻挡人民解放军南下的任务。

  待命期间,官兵仍可乘汽艇登岸休假,但是人们带回的却是一连串的坏消息,如物价飞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到处可见“路倒”,南北铁路干线多处已被切断等,徐力此时想回家的梦想破灭了。此外,舰上对士兵们往来的信件还进行严格检查,徐力接到亲友的来信,都是经过有关军官拆封过目后,再贴上盖有“重庆号”军舰蓝色大印的封条才交给他的。当然,当时副舰长牟秉钊日益嚣张的气焰,对普通士兵的猜疑日甚一日……

  此时徐力心中一团乱麻,在时局变化的1949年,他笼罩于一片迷茫和黑暗之中。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