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葛学亮《忆峥嵘岁月 传时代薪火》

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11-25 17:36:00

  这张照片是陈列在高密市人民医院院史馆中的一张战地救援手绘图。1946年4月,解放前夕的高密战火纷飞,伤病穷困。时任高密县宣传部长的李振提议办一所高密人民自己的医院,获县长祝恺然亲批专款300北海币建院。由此,人民医院的前身“济民医院”在今柴沟镇大王柱村间半间茅舍中挂牌开诊,成为高密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医院。

  当时全院仅有院长李鲁泉、党的秘密负责人仪荣斋和5名工作人员。面对艰苦、简陋的医疗条件和战争危险,他们不畏生死,不畏艰险,在仪荣斋的带领下先后参加了解放高密、莱芜、孟良崮等战役,在一线战场救死扶伤,用奉献和牺牲诠释了第一代高医人的使命和担当!

  这两张照片就是人民医院的两位创始人仪荣斋和李鲁泉。仪容斋16岁参军入党,20岁被山东省八路军总部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并获徐向前元帅亲笔签名盖印的纪念册,25岁作为党的秘密联系人参与高密医院筹建,用坚定的信仰绘就了高医人的精神底色,培育了一代代高医人的红色基因,是党员之楷模,学习之榜样。

  李鲁泉是高密医院的首任院长。“七七事变”前,他与哥哥在诸城经营一家私立医院,侵华战争爆发后,兄弟俩一起参军,报效国家。闻听高密筹建医院,李鲁泉主动捐献在诸城办院时的全部资产,其不计个人得失,大公无私的精神成为一代代高医人的指路明灯,照亮着砥砺前行的路。

  仪容斋、李鲁泉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高密医疗事业发展点燃了燎原之火,在随后的岁月长河中,一代代高医人躬耕杏林,用奉献和拼搏书写着薪火相传的光辉历程。他们是带队成功阻击麻诊病的刘德奎;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多次立功的隋书古;是致力于地方病防治,积极推进高密除氟改水的刘莒;是首次带高密医疗队走出国门援助坦桑尼亚坦的张敏;是医术高超深受群众爱戴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凌雪芳;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中奔赴救援的那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背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战争年代,老一辈高医人无惧炮火,用生命守护生命,用鲜血践行初心;和平年代,面对突袭的新冠肺炎疫情,新一代高医人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担当诠释使命,用行动彰显责任。他们是不惧生死、第一时间报名援鄂的90后小姑娘,是放下嗷嗷待哺婴儿毅然奔赴抗疫一线的妈妈,是不眠不休24小时在检测室与病毒博弈的“大白”,是烈日下、风雨里坚守在核酸采集点的全体医护人员……他们用“病毒不退,我们不撤”的铿锵誓言筑起了一道道守护全民健康的铜墙铁壁。

  岁月更迭,时代变迁,唯有初心不变!一幅幅图片,打开了高密市人民医院那些被折叠的峥嵘岁月,一个个画面,浓缩了医院76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沧桑巨变。

  环境在变,人物在变,但高医人救死扶伤、剂世苍生的精神没有变!跨越76年,新一代高医人正用奋斗的姿态、精湛的医术致敬先辈:今日盛景,如您所愿!

高密市 葛学亮

责任编辑:张 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