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礼章 《星陨夜空 名留青史》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1-21 17:57:00
在一个天色阴沉的上午,我随爸爸妈妈参观了远在诸城的王尽美故居和纪念馆。从市区出发到目的地,大约经过2个小时。映入眼帘的王尽美故居是一个低矮的三间草房,很破旧。当初王尽美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和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从小就经历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所受的压迫。他勤奋自学,结识了进步开明人士,从这里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浏览泛黄的卷轴,我知道了王尽美名字的由来。他原名王瑞俊,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后,积极与革命进步人士创办《励新》刊物,宣传新思想,启发青年觉悟。他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夕,以“尽善尽美唯解放”之意改名“王尽美”,表达了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信念。
我在纪念馆大厅里看到了王尽美的塑像和他生前用过的物品,有破旧的毛毯和书包。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他带着这些简陋的生活用品东奔西走,先后去济南、青州、青岛等地,领导工人运动,打开党在山东的工作局面。在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中,他不顾疲劳,餐风露宿,不幸染上结核病。即使生了病,也没有时间在医院治疗,最终英年早逝,终年才27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为了理想、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解放而永远定格在27岁。留在人们心中的虽然是一副瘦弱的模样,却有一个有铮铮铁骨的汉子。
走在蜿蜒的台阶上,我看到周围遍植松柏,纪念馆外环绕四季常绿的冬青。黑砖黑瓦的设计让纪念馆内肃穆安静。来此参观学习、缅怀先烈的人络绎不绝,每个人都面色凝重、神情严肃。我在深深思考:一个跨越时间100年的人,为什么让这么多人敬仰?为什么让人们永远难忘?
是理想,是信念,是拯救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一个青年人,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命运、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背起简单的行囊,走出家门,在黑暗中探索,在血雨腥风中高呼,这是时代的勇者。正是无数像王尽美这样的先烈,前仆后继,用鲜血染红了共和国的旗帜,才换来今天的幸福和安宁的生活。睹物思人,扪心自问,懒惰、拖延、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让我汗颜。
年轻的生命从如同一颗闪亮的星星,在空中划过,燃烧了最亮的光。这道光照亮历史前行的方向。站在王尽美雕像前,我仿佛看见革命先烈们正举着红旗在战场上冲锋,我顿感热血沸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暗下决心,继承先烈遗志,去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高新区智谷学校 朱礼章
责任编辑:张 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