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国之瑰宝”潍坊高密老年画线上展览(三)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11-21 09:36:08

  潍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其中,年画当属潍坊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特别是高密扑灰年画及半印半画年画,题材丰富、风格独特,成为众多年画产地中的一朵奇葩。10月26日,由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主办,于希宁艺术馆、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院、潍坊人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国之瑰宝”潍坊高密老年画展(潍坊站)在于希宁艺术馆正式举办。展览集中展出一百余幅清代、民国时期的老年画艺术佳作,题材内容丰富,从神话故事、美人童子到戏文故事、民俗生活及山水花卉,从不同角度集中反映了当时农村、城镇的社会风貌及风土民情,凝聚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与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

  为了让更多观众欣赏到展览作品,我们特分期进行线上展示。

  “国之瑰宝”潍坊高密老年画线上展览(三)

  山水四条屏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4)

  此套画在构图上为上下结构,上为圆形,内有诗词书法,下为长方形,内有四季山水和诗句落款。上面的诗词大多是为了点明画面的季节,如春景、夏景、秋景和冬景。画内的两句诗则具体说明了画面内容。如第一幅是春景,上面的诗为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画内的两句诗是借用了杜牧《清明》的后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博古花卉四条屏之一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4)

  此套博古花卉图,上有书法诗词,下有四季花卉、博古花瓶及鹿、鹤。鹿:与禄字谐音,寓意吉祥长寿和升官。东晋葛洪《抱朴子》载:“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其色白。” 仙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在古代被称为“一品鸟”。因为明清一品官的官服都绣有仙鹤图案。古人还把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人称为“鹤鸣之士”。鹤为长寿仙禽,与龟同列长寿之王。

 

  博古花卉四条屏之二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4)

  此套博古花卉图,浓淡墨均用木版套印,其它色彩为手绘。博古图始于宋代,元丰(宋神宗赵顼)后,文人李公麟取平生所得所闻,绘写《考古图》。宣和年间王楚撰《宣和博古图》,集宣和殿收藏的古代炉鼎瓶盂摹绘成图,后始有博古图之画目。博古图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寓意,常用于书香门第或官宦人家的宅第装饰。

 

  花鸟四条屏之一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4)

  此套花鸟四条屏,上为诗词书法,下为四季花卉,祥禽瑞鸟,山石。如牡丹配寿带鸟,寓意长寿富贵。荷花配鸳鸯,寓意圆满喜庆,天配良缘等。此套画在木版印线及重墨的基础上,手绘淡墨进行晕染。对四季盛开的花朵,多用白粉描绘。画风清丽淡雅,恬淡闲适,颇具文人画神韵。

 

  花鸟四条屏之二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4)

  此套花鸟四条屏,有牡丹配苍松,有山石芭蕉叶配竹子,有鸟雀山石配兰草,有竹子喜鹊配梅花。在构图上采用全景式散点透视法,主次分明,疏密有间。在制作技法上,非常讲究。先用重墨一次印出线条、花叶正面的墨块、诗词、落款等,在需要的地方套印淡墨版,极少的地方手工晕染。如第四幅画中的竹叶,是没骨画法,没有线条,就是用浓淡墨分别水印完成,已经有别于传统形式上的木版套印。

 

  花鸟人物四条屏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4)

  此套花鸟人物图,纯为文人画风,用笔简洁洗练,意境优美含蓄。构图上为人物,下为花鸟,共四联。如第一联,在上面的圆光中,绘有一条小船,在湖光山色的芦苇丛中游玩,有划船的渔夫和读书的公子。上面书有“落日放船好”诗句。此诗为杜甫《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中所题:“落日放船好 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 荷净纳凉时。”

 

  连年有余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2)

  画中池塘,莲花盛开,鲤鱼跳跃。鲤鱼为祥瑞之物,春秋时,孔子的夫人生一男孩,恰巧有人送来鲤鱼,孔子“嘉以为瑞”,于是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由此可见,以鲤为祥瑞的习俗,在春秋时已经普及。莲花、鲤鱼,寓意“连年有余”。

 

  鲤鱼跳龙门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4)

  此套鲤鱼跳龙门的四条屏,为木版印线,手绘浓淡墨晕染。在构图上,上有用草书题的诗句和落款,中有峡谷,飞流,龙门,下有两条跳跃欢腾的龙睛长须大鲤鱼。《埤雅·释 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后来人们把鲤鱼跳龙门比喻为科举高中,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

 

  来源: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封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