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国之瑰宝”潍坊高密老年画线上展览(二)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11-21 09:31:25

  潍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其中,年画当属潍坊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特别是高密扑灰年画及半印半画年画,题材丰富、风格独特,成为众多年画产地中的一朵奇葩。10月26日,由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主办,于希宁艺术馆、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院、潍坊人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国之瑰宝”潍坊高密老年画展(潍坊站)在于希宁艺术馆正式举办。展览集中展出一百余幅清代、民国时期的老年画艺术佳作,题材内容丰富,从神话故事、美人童子到戏文故事、民俗生活及山水花卉,从不同角度集中反映了当时农村、城镇的社会风貌及风土民情,凝聚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与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

  为了让更多观众欣赏到展览作品,我们特分期进行线上展示。

  “国之瑰宝”潍坊高密老年画线上展览(二)

  渔樵耕读之一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

  此套渔樵耕读四条屏,上有姿态各异的兰草,木版重墨印出。下图松竹等花卉,写意手绘而成。老者及童子,采用木版印线,手绘浓淡墨及粉脸的形式制作,将木版年画与文人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渔樵耕读之二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

  此套渔樵耕读四条屏,上为用行书写的诗词,木版印出;下为人物故事。版印手绘。人物粉脸,表情细腻生动,栩栩如生。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

  图绘一牧童,骑在牛背上,遇见一位问路的高士。天正下着小雨,一位书童为高士撑着伞。牧童指着远处开满杏花的村子。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是此情此景的写照。

  

  白蛇传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

  此套四条屏年画,借鉴文人画风格,将诗词、书法、花鸟、人物融为一体。构图讲究,意境优美。图分上下结构,上为春燕、柳树和杏花。下为诗词书法和人物故事。图的下部分各题诗一首,中间绘有《白蛇传》的几个场景,如“游湖”、“借伞”、“相会”、“断桥”等。《白蛇传》是民间著名的爱情传说,流传甚广。

  

  朱洪武牧牛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

  洪武即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因年号“洪武”。民间称其为朱洪武。朱洪武出生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给地主放牛。此套四条屏就描绘了朱洪武儿时牧牛的逸闻趣事。此套画构图讲究,上为打开的书画手卷,画有梅兰竹菊,下有人物和打油诗。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清代、版印手绘、110×28cm)

  此套画应为四条屏,仅余第一和第四条。故事出自冯梦龙《喻世明言》。金玉奴在雪中救了落魄书生莫稽,并资助莫稽进京赶考,莫稽中状元后嫌弃玉奴是丐头之女,赴任途中竟将玉奴推入河中。后玉奴被林大人救后收为义女。林大人将养女嫁给莫稽。洞房之夜,众丫鬟棒打莫稽。莫稽见到新娘竟是金玉奴,以为是鬼魂;林大人和玉奴历数莫稽的不仁不义,莫稽俯首认错,二人终成夫妻。

  

  新安驿

  (清代、版印手绘、110×60cm)

  明代,赵景龙聚义庐山。其父兵部尚书赵恒为严嵩陷害,女儿赵美蓉投奔哥哥赵景龙。婢女罗雁女扮男装与美蓉兄妹相称。路过辛安驿在客店投宿。店主周凤英其父也遭奸臣严嵩诬陷,她才与母亲开店谋生。凤英从小随父习武,见罗雁长得俊朗,武功又好,便强迫成亲,洞房之夜方知其女儿之身。美蓉讲清原委,并许诺到庐山后让凤英与哥景龙成亲,随即两家人一同投奔庐山。

  

来源: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封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