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成 《讲好红色故事 继承先烈遗志》
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11-15 20:10:00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楷模,是一个时代的骄傲。
自古英豪出北方,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齐鲁大地是孕育英雄的摇篮,描绘出壮丽史诗般的画卷,涌现出一位又一位可敬可爱的英雄人物,流传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在奎文区廿里堡坐落着一座干净、古朴、整洁的小院,这便是庄龙甲烈士的故居。围绕在庄龙甲烈士纪念碑前,重温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和感受红色文化,我们的内心备受鼓舞。
1921年,一位来自潍县的热血青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在这里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内心深处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他结识了王尽美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这位热血青年学成归来,回到自己的家乡潍县,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在这里建立了潍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潍县支部,成为潍县革命事业的一杆旗帜——这位青年就是庄龙甲。
1926年他主持召开了中共潍县第一次代表大会,1927年到1928年间,他领导了反帝罢课斗争,抗税斗争。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在家乡传播革命火种,他没日没夜的工作,积劳成疾,在休养期间仍然心念革命事业。
1928年一月初的一个晚上,就在这个小院里,潍县赤卫队成立了。这一年正值山东大旱,庄龙甲带领赤卫队先后开展了抗捐抗税、抢租抢坡、铲除恶霸等一系列斗争,赤卫队的规模也发展到了三百多人。由于叛徒告密,1928年10月10日,庄龙甲被潍县国民党右派逮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目光如炬,信念坚定,铁骨铮铮,毫不畏惧,最终在南流集市英勇就义,年仅25岁。“共产党人从不怕死!”“今天你们杀我一个,明天会有千百万人站起来!”烈士临刑前的一声声高呼久久回响在整个潍县大地,时刻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革命、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离开英烈故居,来到潍坊市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郁郁青青,在这里长眠着1654名革命烈士,庄龙甲烈士也长眠于此处。陵园中的纪念碑底座上,镶有四幅栩栩如生的浮雕,东面的浮雕就是建党初期潍县党组织创始人庄龙甲烈士的形象。他站立在人群中央,向人们讲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革命的火种,在硝烟弥漫的潍县大地上点燃了革命之火、组建党团组织、建立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忘我工作、英勇斗争;在惨绝人寰的酷刑面前信念如铁、宁死不屈,将青春和热血洒在了潍县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铁胆印忠骨,信仰铸忠魂。庄龙甲烈士为革命事业献出了他宝贵而又短暂的生命,洒下革命的星星之火,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了祖国的伟大事业前赴后继,奋勇向前。
今天,我们传承先烈遗志,奋力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大道上,以史为鉴、以史明志;让我们再次循着先辈足迹,追忆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缅怀红色英烈、传递红色力量,在烈士生活战斗过的红色大地上,继续书写新时代的宏伟篇章。
奎文区 崔建成
责任编辑:张 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