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委员风采丨张晓东:黄土地里的“淘金者”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11-14 14:47:01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9月26日,一则张晓东登上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消息,在安丘市柘山镇悄然流传开来。提起这位年轻有为的“85后”政协委员,当地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正是他带领村民搞生态养殖、南果北种、科技研发……闯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被大家形象地称为黄土地里的“淘金者”。

张晓东查看作物生长情况。

  暖阳照射在柘山镇金水谷生态农场,张晓东抱着30斤重的大南瓜开怀大笑。“外贸谈判代表”“潍坊市政协委员”“安丘市政协常委”,人们很难将这些头衔与他面色黢黑、头上挂草、手上沾泥的“职业农民”形象联系起来。

  张晓东的返乡创业之路,还要从柘山镇磨山山区的5000只走地鸡说起。2014年,他毅然辞去了北京一家石油装备企业外贸谈判代表的工作,一头扎进深山老林,当起了“鸡倌”。经过三年“拓荒”,300多亩的山林绿树成荫。除了做生态养殖,张晓东还种植了桃树、板栗、核桃等既能保护水土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林果树。

  不满足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2019年春天,张晓东借着柘乡人家乡村旅游合作社转型升级的机会,以农家乐、特色产业园为载体,将柘山及周边乡镇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整合,建设起乡村旅游示范园区。

  如何从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型?张晓东请来迟晓元、禹山林等五位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促使花生育种、红薯脱毒、土壤治理、旅游花卉培植等更多良种良法在园区落地。此时,与海南大学合作建立的“南果北种”产学研基地内的热带水果也已经开花结果,一个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农业旅游产业园区构想已经成真。

  当张晓东自己的农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之后,他看到周边的农民还在为如何销售农产品而发愁,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同村民一起共同富裕的经营理念。

张晓东打造的农业旅游产业园区,开辟乡村振兴“新玩法”。

  张晓东先从之前积累的客户群体入手,推广绿色无公害鸡蛋的同时,与本地的农户和合作社一起开发了散养黑猪、散养山羊、山地小米、五色花生、山地蜜薯和各种有机蔬菜水果。他还不遗余力地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让大量山里的优质农产品被大众所认可,端上城里的餐桌。经过一年的探索经营,初步摸索出了村企共赢共荣机制,张晓东的鸡和鸡蛋获得了无公害认证,整个园区营收额超过了300万元。

  与过去很多年轻人争相“跳农门”不同,如今不少青年返乡创业,带来新理念、新模式,也带来了新玩法。张晓东与父辈也不同,他不再是传统的“庄稼汉”,而是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本领。

张晓东在大棚里劳作。

  如今,张晓东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小学生研学基地项目和山区民宿项目。待土地指标解决后,将投资建设3200平方米的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和儿童农业研学中心,以及占地14000平方米的休闲民宿30栋,为项目注入新活力。

  在张晓东看来,新农人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引入新的农业理念,也在于将农民变成一种有获得感的新职业。“年轻人有知识、肯学习,我们做就要做新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乡村振兴事业里生生不息的中坚力量。”张晓东说。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福文/文图

责任编辑:平小娜